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最风流 > 77 荀镇东巡行二州(中)

77 荀镇东巡行二州(中)(4/6)

目录

,到东岸视察屯田之所。戏志才等俱皆相从。

到了屯田地,荀贞随便挑了个就近的屯,进去视察。

安置黄巾降卒等的时候,荀贞专门给各地郡府下过命令,首先不许他们轻辱之,其次,要求妥善照顾。这时到此屯兵卒聚居的此里中观看,荀贞见屯中两条土路交叉,呈十字形,在两条路的两面,屋舍密集排列。——每屯的黄巾降卒等,也就是屯田卒的人数大约都在百人上下,加上家眷,多则三四百口,少则三二百口,不算很多,也不算少。荀贞粗略估算,此屯里中差不多有百十间房屋,刚好是够百户居住。房屋用土屋,相比茅屋已是很不错了。

就近入了一家去看。

这家屋里,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但基本该有的东西,如床、做饭用的灶等还是齐全的。

此屯里中住的屯田卒一早就携家带口的下地干活去了,里中没甚人,只有四五个孩子。荀贞等来前,他们应是在玩竹马,学大人打仗,荀贞等来后,他们丢下竹马等物,有的跑回了家,有的远远地躲在墙角,朝这边偷看。

荀贞亦不喊他们过来问话,——都是小孩子,能问出什么来?但却已经注意到,这几个孩子尽管衣衫褴褛,可都没有到衣不遮体的地步,虽是皆不健壮,可能跑着玩,说明也没有饿着。

戏志才去到了另一家,不多时出来,请荀贞过去。

荀贞便去到此家。

昏暗的屋中,戏志才左手提着右臂的袖子,右手掀开了屋角陶瓷小缸的盖子,笑与荀贞说道“明公请看,这家想来是个会精打细算的,不与方才那家同,缸中颇有存储。”

荀贞步至缸前,探头去看,见缸中有小半缸的粗粮。

“正该勤俭才是。回头叫元龙令此屯屯长鼓励这家的户主一番,以给余下屯田户做个榜样。”

出来屋外,荀贞站在里中路上远眺近顾,感受秋风习习,闻着从近处和远处田中传来的泥土、麦子芳香,他感叹心道“我只是尽其所能做了一点小小的事情,要说起来,对屯田卒的租税还是很重的,可昨晚我听元龙说,他们对我却感恩戴德。民生之艰,甚矣!”

他倒是也有心给屯田卒减轻一下赋税上的压力,但问题是徐州连年用兵,粮秣的需求很大,如果给屯田兵卒减轻了赋税的压力,那么在用兵上肯定就会入不敷出。

也是没有办法,只好仍旧用此四六或者五五分成的重税。

唯一能够补偿的就还是他的那两道命令,对屯田兵卒不许轻辱、要妥善照顾。

就这个里中看到的而言之,陈登在这两块做得还是不错的。

荀贞叫陈登近前,说道“元龙,这些‘里’,就是屯田於此的那些屯田卒长久安身的所在了。我看这个里中现在还没有鸡鸭等禽,里外的空地上亦多是杂草、杂树,……其余‘里’想来也应是如此吧?今年秋收罢了,你可着手弄批鸡鸭之类,分给他们,再移植些桑树来,他们都是拖家带口的,闲时可让他们家中的妇人养养蚕、织织布,也算是多个收入。”

陈登答道“登正有此念。唯是他们刚被安顿下来,现在还无暇布置这些。明公放心,至迟明年夏天前,登就一定会能把明公的交代尽落到实处。”

“好,那我就放心了。”

在开阳待了两天,接着,荀贞又巡视了阳都等县。

诸葛亮家在阳都,荀贞顺道派了些兵卒,护卫着诸葛亮,让他回他家的故居瞧了瞧。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诸葛亮离开以后,附近邻居无不称羡。且不必多言。

琅琊郡辖县十三,不可能全部巡完,荀贞沿着沂水向北,开阳、阳都之外,只又巡了分布在此水两岸的

东安、东莞两县,在东莞向北去,又巡了与青州北海郡交界的诸县。

在诸县,荀贞重点巡查的是黄迁於此地的军营,详细地问了黄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青云端 神医嫡女之傻爷又醋了 神豪的辉煌人生 席爷每天都想官宣 明日求生系统 重生之步步惊华 明日归途 明日方舟Penguin 魔门老祖会穿越 明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