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公诚徐州领袖士(6/7)
需回避。官员回避之法在当下已经是比较成熟了,甚至因为三互法的禁忌严密,有时会出现一些州郡长吏,长期无法挑选到合适之人任命的情况。
荀贞说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张公,现下海内大乱,群贼并起,诸侯相争,汉室日衰,天子凌迟,此非常之时也。当此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事,而非常之事,又非常之人不可行也!‘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此前汉武帝之壮语。张公,公诚徐州领袖之士,公就是这个非常之人,我愿以非常之功以望公!
“表举公领徐州刺史的表文,我已经写好,并已遣人送往长安了,公请勿再辞。”
张昭推辞不得,只好接受。
荀贞下席,起身到堂中,行至张纮身前,握住张纮的手,笑道:“祭酒公!我将不再领徐州牧,公再接着任州府此从事祭酒也就不太合适了。我亦已上表天子,表公为中郎将,此番迁治兖州,就请公随我一起到兖州去罢。”
张昭、张纮都是徐州士人的领袖,两人名望相当,荀贞辞了徐州牧此职,那么张纮当然也就不适合还留在徐州,在新的徐州刺史张昭手下为吏,所以荀贞打算把他带到兖州去。
这是张纮早就料到的,并不推辞,便即应诺。
荀贞转回坐上,对戏志才、荀彧、陈群说道:“迁治兖州,涉及到的军政诸务繁多,这些事情,就烦劳卿等多多费心,务必要都布置妥当。”
戏志才、荀彧、陈群恭声应令。
迁治涉及到的事情的确很多。吏员、部队的跟着迁徙以外,比如说还有幕府这些吏员中,很多人的家眷要跟着一起迁过去,又比如说部队将士的家眷,很多也要跟着迁过去,又比如幕府的各类档案、文牍也要跟着搬过去,幕府库存的粮秣,可以留在徐州一部分,但不能全留,因为很多部队跟着过去了,也要转输过去,还有军械等等。
再一个还有像张纮这样,本来是州府吏员,可现在荀贞要卸任徐州牧,那他们许多就得转到幕府中来,需要重新任命给他们合适的职位。
再有就是兖州那边要把新的幕府给荀贞建立起来。
林林总总,各类事务相当之多。
……
入暮,荀贞还至后宅。
陈芷等人知道荀贞今日在堂上召集群吏议论迁治此事,闻得荀贞回来,陈芷与诸女迎接。
陈芷问荀贞,说道:“夫君,今日议事如何?”
荀贞说道:“州、幕两府诸君,无人反对,迁治此事已定。”
陈芷问道:“打算何时迁?”
荀贞说道:“前期各项准备,怎么也得一个月到两个月,暂定在明年春后。”笑与陈芷说道,“少君,你现在就可以着手收拾行装了。”瞥见迟婢、唐儿两女的眉眼间似有遥思,便扭脸向之,笑问道,“你俩在想什么?”
唐儿说道:“不知不觉,在郯县也住了好些年了,忽然要搬,还真有点舍不得。”庭院中的草木花卉,不少是唐儿平时亲手照养、修剪的,说着,她的目光不由就转顾看去。
荀贞笑道:“你看哪株花草你不舍得,就把它搬到兖州去。”
迟婢幽幽说道:“却也不知何日能够得以返乡,见一见家中的亲戚。”
听她这么一说,荀贞掐指一算,说道:“说起来你跟我离开颍川到现在,真是有不少年了。这样吧,等到我幕府治所迁到昌邑以后,那里离豫州也近,到时,我遣人送你回乡去看看!”
诸女之中,吴妦性子最为外露,嘴角登时就撇了起来。
荀贞笑道:“你也别撇嘴,我现在是还没法让你回乡去看看,但早早晚晚,也定会解解你的思乡之渴!”
吴妦家在冀州,荀贞现下是没办法派人护送她还乡去看其亲戚,却如荀贞这番自信的话语,不代表他以后不能做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