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皇甫应对三不解(2/3)
现得淋漓尽致,坚决异常。“汉贼不两立”,刘协反复再三,不断咂摸。他的眼眶湿润了,苍白年少的脸上露出感动的神情,瘦削的身形不觉前倾。
“汉贼不两立,……汉贼不两立!”刘协的声音渐高,他说道,“钟卿,我大汉有忠臣啊!”
钟繇说道:“陛下,非是满腔忠义,对陛下忠心耿耿者,焉会能立出此五字大旗?荀贞辞不受车骑之拜,必非是因不满,臣敢请陛下,幸勿疑之!”
刘协相信了钟繇的话。
但是相信钟繇的话是一回事,荀贞拒绝不肯接受车骑的封拜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是另一回事。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他说道:“镇东的忠心,朕无疑!可是镇东不肯受拜,却到底是为何故?”
钟繇说道:“陛下,皇甫郦出奔以后,一直都在荀贞的左右,他对荀贞的所思应该是较为了解。荀贞为何拜辞不受,陛下何不召他前来一问?”
被钟繇此话提醒,刘协连连点头,说道:“卿若不提,朕却是忘了此节。”便就传令,召皇甫郦来见。
因为杨彪等公卿大臣有很多事想问皇甫郦,皇甫郦没有跟着荀贞回去,而是留在了营中。
刘协的令旨下去,不到半个时辰,皇甫郦便即来至。
入到帐中,皇甫郦下拜行礼。
刘协说道:“卿平身。”待皇甫郦站起,说道,“召卿来,是朕有一事不明,想问问卿。”
皇甫郦说道:“臣敢问之,不知陛下何事不明?”
刘协就把他搞不懂荀贞为何拒绝车骑将军之封的疑惑道出,问皇甫郦,说道:“朕不明者,是镇东为何坚辞不受朝廷车骑之封?”
皇甫郦说道:“原来陛下是为此事疑惑。陛下,臣斗胆言之,臣以为,荀贞不愿受此封,不奇怪!”
刘协说道:“哦?卿缘何这样认为?”
皇甫郦说道:“”陛下,臣说句不该说的,若无荀贞率义师勤王,於鸿门亭大败李傕、郭汜,李傕、郭汜二贼现尚犹在长安猖獗,肆虐朝中!多亏荀贞,二贼今才落败,仓皇远窜,朝廷以安。若论荀贞此回勤王之功,实不世之功也!臣愚见,大可按故司徒王允故事,对荀贞进行封赏,却朝廷只封拜荀贞车骑将军,此功大而酬小,不相宜也。”
刘协欲言又止,似有不好说之处。
钟繇在旁边替刘协来回答皇甫郦,说道:“不瞒君说,封拜镇东车骑将军,此并非陛下之意。”
“哦?那是谁人之意?”
钟繇说道:“镇东到长安之前,朝中公卿遵照圣上的令旨,专门会议了一次,讨论该如何封赏镇东,当时,亦有太仆韩公等如君适才所言,提议说宜按故司徒王允故事,封赏镇东,‘拜司徒,录尚书事’等,圣上闻之,实颇意许也,唯太尉杨公不同意,乃因作罢,最终决定以车骑将军封拜镇东。”
皇甫郦其实已在方才打听到了此事,但他故作不知,说道:“圣上既已意准,却不知杨公为何反对?”
刘协不
语。
丁冲回答说道:“故司徒王允在诛董卓以前,已任司徒、守尚书令,则於诛董卓后,擢拜录尚书事,使总揽朝政,此情理中事也,而荀贞现官不过镇东将军,拜车骑将军,已是圣上垂恩超迁,厚加封赏,又何能与故司徒王允相比?”
皇甫郦哂笑说道:“若按丁侍郎此话,则我以为故司徒王允确实不能与镇东将军相比。”
丁冲问道:“君此话何意?”
皇甫郦说道:“故司徒王允虽诛杀董卓有功,然未能尽灭群贼,致使后有李傕、郭汜祸乱长安,直至镇东今时勤王兵到为止,前后长达二年多之久!反睹镇东,鸿门亭一战,大破李傕、郭汜,贼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