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李业敬呈王霸策(中)(3/4)
:“另外,德业他又再一次地向我提出了转图扬州的此个建议。”落目在李业身上,说道,“你今日便是不来,其实我也打算这两天召你来见一见,和你说说此事。”
杨弘昨日见到袁术后,都和袁术说了什么,李业实际上是已经知道的了。
他消息的来源,非是别人,正是赵宦官。赵宦官既是李业献给袁术的,袁术身边有任何风吹草动的事,他自都会第一时间,秘报给李业知晓。
故而,对杨弘昨天给袁术说的这么几件事,李业已有心理准备,闻袁术说罢,他内心毫无波澜,按照预先想好的“今日向袁术进言之内容”的次序,——袁术话里说“想和你说说此事”,“此事”明显指的是杨弘建议袁术转图扬州,但李业应了“声”后,却没有立即就此事发表意见,而是先从“荀贞有可能会用兵南阳”说起,说道:“明公,长史担心荀贞之也许会用兵南阳,以业之愚见,这委实是杞人忧天。”
袁术说道:“此话怎讲?”
李业说道:“明公,
业以为,荀贞之或有图谋南阳之意,但放到具体的用兵上,却至少现在,他无论如何也是没有能力图谋南阳的!他之所以现在不能图谋南阳,其原因有二。”
袁术问李业,说道:“是哪两个原因?”
李业说道:“荀贞他一直以来都在州郡为官,从来没有仕过朝中,其在朝廷无有根基,圣上和朝廷又迁到许县才有几日,这么短的时间,恐怕他连在朝中站稳脚都来不及,又哪里会有余力图谋我南阳?此其一不可能也。长史在朝中有故交,明公在朝中的故交更多,便是下吏,在朝中也是有一二故交的,自圣上和朝廷迁到许县以后,下吏与下吏在朝中的旧友亦都已取得联系,这些月来,书信不断,下吏旧友在给下吏的来书中,凡是提及到荀贞的地方,通常都会着重两点,一为他而下正投入到屯田和明年正旦朝贺这两件政务之中;二为太尉杨彪、董贵妃之父董成等对荀贞是越来越不满,对他越来越敌对。总而言之,还是业此前向明公所进禀的那些一样,荀贞於今在朝中,立足犹为稳,复精力皆在屯田与大朝会上,他又怎么可能会有余力寇犯南阳?是以长史所言,杞人忧天。敢问明公,却对长史的这些话,是何意也?”
袁术便把他准备接受杨弘的建议,分别叫郭汜、张勋两人进屯到南阳郡的北、南边界,以做防范的打算,与李业说了一遍。
李业微蹙眉头,说道:“明宫,以业愚见,既然荀贞现下入寇南阳是不可能的,那调郭汜进屯南阳郡北界,似亦就大可不必。”
袁术知道李业为何会反对把郭汜调到南阳郡的北部,抚摸胡须,笑与李业,说道:“卿是在因此担心,若把郭汜调到南阳郡北,会使你建议我西取关中此策,受到影响。”
李业确是这个心思,此时被袁术说破,也并不尴尬,他说道:“明公英明!业确是有此担心。”
却要想得到袁术真正的重用,成为袁术不可缺少的谋主,只靠吹捧拍马,明显不够,还得为袁术献上能够为袁术开拓地盘、发展势力的可用之良策才行。就如杨弘,向袁术献上了可以转图扬州的这个发展策略。李业於苦思冥想之后,针对当下袁术所面临的局势和因为荀贞勤王功成,把刘协、朝廷迎到许县而给海内大局造成的一些随之出现的变化,却还真是给他想出了一个“可以破局”,同时还能“帮助袁术进一步发展,以成大业”的谋策出来。
他的这个谋策,正好与杨弘所提出的向东进兵,“转图扬州”背道而驰。
便是他建议袁术,可以向西出兵,往关中发展。
在给袁术献出此议的时候,他与袁术说道:“明公,较以‘东图扬州’,业愚以为,却是‘西取关中’,更有利於明公!出南阳,经武关,即可入关中,荀贞在弘农郡北虽有驻兵,然鞭长莫及,只要我军兵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