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辛瑷上(2/3)
侠的出身。和郡兵多为贫家子不同,队将、屯长算是“中层军官”了,因而大部分的出身都不错。对贫家子来讲,这是不公平的;但对荀贞来说,特别对眼下的守城来说,这却是有利的地主豪强和造反的农民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对立,至少不必担忧这些军官会临阵叛逃。
经过昨天的一天“激战”,这些军官对荀贞甚是佩服,尤其佩服在黄巾军来到的时候,他敢主动率领宾客出击,只带了百人就出城迎击数万“贼兵”,并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且最后还顺利地退回到了城中。实际上,正是因为荀贞这个主动出击的举动,他们才有了守城的信心。
在荀贞的目注下,他们一个个挺直了胸膛,静等他的命令。
荀贞其实也没什么对他们说的,之所以把他们召过来,只是觉得应该鼓舞一下他们的士气。只一个晚上城外就又多了两三万敌人,尽管并非全是壮丁,其中有不少老弱妇孺,但士卒也肯定会惊惧害怕。这个时候,主将需要说几句话,以免他们丧失掉那本来就不坚定的守城的信心。
他正要开口,城外一阵杂乱的欢呼。
荀贞转回头,重往城外看去。
十几个骑马的黄巾军士卒从远处向城下奔来,他们每个人都举着一根竹竿,离得远,瞧不清竹竿上挂的什么。
只见他们经过的地方,站着的黄巾士卒高举兵器,欢呼大叫,坐着或躺着的黄巾士卒亦跳跃起身,舞动各色的兵器,欢喜高呼。
钟繇眯着眼,翘起脚,试图看清楚,却只恍惚看见个大概,问道“竿子上挂的什么”
杜佑答道“像是人头。”
“还用说,必是有县城被妖贼攻破了,那竿子上挂的显是人头。”插嘴的是辛瑷。他耐不住夜寒风冷,昨晚和荀攸、戏志才、钟繇、杜佑等一样,去城下睡了,刚上到城头。
那十几个黄巾军的士卒沿条直线,穿过了城外大军的阵地,继续向前驰奔。
正在往护城河方向运动的攻城黄巾停下了脚步,一边给他们让开路,一边也都高举武器欢呼雀跃。
这时,他们离城下已不太远了,城头诸人看清了竹竿上悬挂的物事,果如辛瑷所言,正是十几个首级。
杜佑骇然,用手指指着其中一个,说道“那是孔君郏县失陷了么”
孔时,郏县县令。
钟繇认出了另两个“那是顾君,那是谢君。襄城县也陷入贼手么”
顾周,襄城丞;谢导,襄城尉。
杜佑说道“没有王公的首级,襄城县也许还没失陷。”
王林,襄城县令。
“不然。襄城县定已不保。”
“玉郎,何出此言”
“襄城县若没有失陷,顾丞、谢尉又岂会皆亡”一县之中,长吏三人,县令长、县丞、县尉,只有这三个长吏是由朝廷任命的,因又被称为“命卿”。城池如果没有失守,不会三个命卿里死两个。
“可是没有王公的首级”
辛瑷撇了撇嘴,嗤笑似的说道“顾丞、谢尉皆亡,唯不见老王首级。还用说么老王定是弃城而逃了。”
杜佑连连摇头,他和这位“王公”很熟,相识多年了,自认为深知其人品性,说道“王公名家子弟,郡国高才,向有清名,有国士之风,怎会弃城而逃”
城下传来黄巾士卒的高叫“昨夜吾等连得两县郏县令、襄城尉丞并及两县贼吏的首级在此,襄城令趁夜遁逃尔等若是识趣,早早献城,尚可免死,若不识趣,硬要顽抗,这些首级便是尔等下场”
十余骑叫完,将竹竿高高举起,大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这十余骑马的黄巾士卒顺着护城河向南行去,一路行,一路高呼。
东城墙外的两万多黄巾军一洗昨日攻城失利的阴影,士气十分高昂,随着他们的呼叫也纷纷振臂高呼。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