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肥缺(2/4)
识的,觉得他在扬州刺史的任上,干的还算不错,谁料到……现在竟犯下这样的大错。
显然,他还是远远的低估了高句丽和百济人。
“陛下……”
此时,陈正泰站了出来,道:“这娄师德乃是儿臣举荐,现在此人犯下了大错,儿臣实在万死。”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陈正泰的身上,道:“这没你的事,别人的事,你休想揽功,也不要揽过。”
陈正泰老老实实的道:“不过儿臣却觉得有些奇怪。”
李世民皱了皱眉道:“你说。”
于是陈正泰道:“那汪洋之上,航线虽就这么几条,可说到底,此次袭击扬州船队的,乃是高句丽和百济的船队,除非他们事先得到了消息,提早便有所准备,否则何以在这个时候,恰好能伏击我大唐的舰船?所以……儿臣以为,问题的根本还是走漏了消息,陛下可还记得那个青竹先生吗?当时扬州造船的时候……或许那时……这青竹先生就已和高句丽传过消息了……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儿臣的预计而已,儿臣并没有给娄师德推脱的意思,只是觉得……事情没有这样的简单。”
李世民听到这里,脸拉了下来。
切实,陈正泰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有可能走漏了消息,才可能百济和高句丽人一齐行动。
此时,陈正泰继续道:“这样的船队,一旦遭遇了高句丽和百济人的舰队,被伏击和覆灭,也非战之功,毕竟船队不是专门用于作战的舰船。而高句丽与百济人,本就善于舰船术,他们大多的国土都临海,单凭自己无法自给自足,必须依托海运,才可互通有无。儿臣记得,当初大隋征高句丽时,就曾出动过三次规模庞大的水师,设置水路总管,有一次是因为遭遇了海风,所以覆灭,还有两次……遭遇了高句丽人,却也无功而返。而隋炀帝为了征伐高句丽,可谓是不惜任何代价,他征伐的民夫就有百万人,花费了数不清的人力物力,舟船尚且无法可以压倒高句丽人,现在这高句丽和百济合力,扬州的船队,岂有不败之理?”
“所以……陛下,儿臣以为,这非战之罪,究其原因,只是走漏消息,为贼所乘!至于娄师德,固然有罪,却也未必至罪无可赦的地步,扬州新政刚行一半,若是中途易将,则新政的希望也就断绝了。”
单单只是一个娄师德……就让他去死好了。
可扬州的新政,不能断啊。
这正是陈正泰的建议。
李世民脸色阴沉不定,口里道:“不治罪?”
大理寺卿孙伏伽立马怒道:“若不治罪如何服众?”
“治罪。”陈正泰咬牙道:“可将其贬为扬州水军校尉,戴罪立功。”
李世民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
闹成这样,当然是不能不治罪的,而从刺史到区区一个小小的校尉,几乎等同于是一撸到底了。
校尉不过是个小小的五品营官,而似扬州刺史,几乎等同于是封疆大吏。
李世民阖目,而后看了一眼房玄龄。
显然,那孙伏伽很不满,李世民还是想看看房玄龄的建言。
房玄龄沉吟片刻,才道:“如何戴罪立功?”
陈正泰毫不犹豫地道:“令其督造舰船,带舰船再战!”
此时是贞观七年开春,大唐还在恢复期,实际上,并没有过多的力量效仿隋炀帝那般,大肆造船。
现在,陈正泰却希望继续造舰,去和那可以与隋朝水师分庭抗礼的高句丽和百济水师作战,对于房玄龄而言,这显然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有这么多的钱粮,大唐为何不征募马步兵,从陆路平推过去?
那高句丽和百济人,无法自给自足,只能通过海运才能满足国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