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番吾(2/4)
中那可能忽然出现的机会。如果真的有机会,那一定是稍纵即逝,却也是千载难逢。
李牧有信心抓住这个机会,一击必中,定可以一举击溃秦军。
??
??
李弘带领他的机动部队,正飞马向前突进。他已经走了近千里路,绕过很多村庄丘陵,终于沿太行山南麓向前,就快抵达井陉关附近。
他已经远远看见镇守在那里的黑压压的秦兵。
李弘是个优雅挺拔的年轻人,长着白皙的脸,五官清秀,身材不高但十分匀称。
常年随父亲在塞外骑马征战匈奴,练就了李弘精湛的骑术和过人的胆量。
他所带领的八千人全是机动轻骑兵。而秦军镇守在井陉关外的大部分是步兵和车兵。
当秦军发现李弘突击而来的时候,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匆忙列阵,将战车推到前方,弓箭手准备到位。
对于骑兵来说,飞弩羽箭是最危险的。但是冲锋中的骑兵没有选择,他们只得拿起盾牌,挡在面前。
一阵箭雨飞过和第二阵箭雨之间,总是会有间隙。这便是轻骑兵们冲锋的最佳时机。
李弘相信冲锋需要一鼓作气。所以,从开始冲锋起,他便带领他的队伍马不停蹄,迎着如雨一般的箭矢,直冲秦军的战阵。
骑兵冲入步兵方阵,其近战搏杀的优势便凸显出来。人高马大,从上而下,每一次砍击,每一次赵国弯刀的挥动都会带出鲜血和惨叫。
但是李弘战团的伤亡也是很重。因为当冲进步兵战阵的时候,秦军步兵的长戟如枪林一般,阻挡着向前飞奔的马匹。
很多战马和马上的兵士便是在这个时候被那长枪长戟,捅翻在马下。
很快,李弘便和秦军焦灼的战在了一起。秦国守军的几个将领全部杀过来,使用车轮战术围攻李弘。
他们有的在马上,有得用步战,一起不断向李弘发起攻击。
李弘的兵器也是一杆枪。他的枪术是李牧亲传。这枪术没什么响当当的名字,他自己叫做“李家枪”。
李弘把一杆枪使得飞转自如。和他战在一处的,一个是马上使长臂大刀的秦军老将,一个是步战使一对铁锤的秦军中年将领,还有一个也是骑马使一对双锏的秦军小将。
三个人对李弘轮番苦战,你进我退,我缠你打。李弘以一敌三,渐渐有些招架不住。
这一队人马冲进了秦兵大阵之后,激战掀起来的尘土,一里外便可望见。秦军后方动摇,立刻有探马向中军飞报。
中军指挥战车车后,重甲的李信捻了捻手中的缰绳。
第二日的两军搏杀更加白热化,也更残酷。战场上仍然是胜负难解难分的局面。
他在犹豫要不要请命,率领前军上去助阵。可是忽然,他听到大军远远的侧后方,也传来喊杀声。
李信一惊,猛的回头,而探马此时也到了指挥战车前,所报的军情竟然是赵军突袭井陉关。
他看向指挥战车上的王贲,只见虎背熊腰的主帅此时僵直着身躯,抠住战车边沿的手青筋暴露,用力到指甲都发白了。
对阵赵军前线的,是秦军左右翼两军。右军将领是蒙恬。此刻他策马而出,来到阵前,只身向赵军挑战。
右将亲自叫阵并不多见。但蒙恬这位小将锐气十足,竟压住所有各个将领,一马当先,冲到阵前。
蒙恬身形高大,宽肩阔背,劲腰长腿,骑在马上,凛然有大将之风。
只是看他端端正正一张脸,却生得一双大大的眼睛,目光纯澈,呼应微厚的双唇,给人以宽厚仁善之感。如不是脸上略带的几分稚气,谁能想到,他还是位不足二十的年轻小将。
蒙恬手持双刀安然立于马上。他这双刀青铜打造,看上去十分沉重,却有极薄而闪亮的刀刃,被阳光一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