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港片宇宙之靓坤 > 第175章 广交会

第175章 广交会(3/4)

目录

一天,于情于理也该请你吃顿饭犒劳一下。就这样啦!”

康尔寿本来还想拒绝,但是想到家里老婆孩子也很久没有打牙祭了,只好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

汽车来到陈添记小吃店,靓坤下了车之后,又对司机说道“司机同志,还要麻烦你带着康伯回家把他的家人接过来。”

司机说道“不麻烦,康伯也不用跟着去,我知道他家,认识他老婆康婶和他四个儿子。”

靓坤奇道“康伯,你有四个儿子呀?”

康尔寿骄傲地说道“是呀!讲过,人多力量大嘛!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走进陈添记小吃店小小的店面,康尔寿介绍道“他家只卖只卖三样小吃祖传爽鱼皮、豉油王蒸猪肠粉和传统西关艇仔粥。但是,每一样都好好吃。不过,林老板,等下付钱的时候,你可不可以付美元?不按官方的一块七毛五算,就按黑市的十块来算,这样更划算。”

靓坤看着康尔寿魁梧的身材、一脸的正气,心里有一句陈小二的台词想说“想不到啊,想不到啊,你这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也玩外汇黑市。”

不过,想想也是,西关这个地方本来就是广州商业气息最浓厚的地方。

西关因明清两代地处南海县管辖的广州城西门外而得名,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通商口岸,但凡西方越洋而来的客商都需要经此进入中国内地。1400多年前,印度高僧达摩到中国传教,就是在西关登陆。

满清时期,十三行“潘卢伍叶”四大家族因为“一口通商”的外贸垄断政策,成为通达朝廷、既富且贵的官商。

眼看着十三行商人先富起来,西关原住民纷纷跟进。外贸并不是人人都做得的,原住民便涌入外贸的周边产业,开机房织布、印染供出口。由于织布业本少利多,机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大量农舍改建作机房,另一方面原住民抛荒农田,变成了工厂主。

同时,满清的“迁界禁海”政策,也为西关的纺织业带来了大量的无业劳动力资源。被满清政府强制放弃渔民生活、搬迁到内陆的疍家人,开始涌入机房打工,被称为“机房仔”。

打工当然好过种田或者打渔,听说有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生产或朝不保夕的渔业生产的机会,三江五岭的贫苦农民如农潮水般往西关涌。

这才形成了如《清明上河图》般的西关。

康尔寿的家人也到了,康尔寿的老婆王玉莲带着四个儿子康祈光、康祈宗、康祈耀、康祈祖。

王玉莲看起来温柔贤淑,是个传统的广东管家婆老妈子,目前在国营棉纺厂工作,算是延续了祖辈当“机房仔”的传统。

大儿子康祈光也在王玉莲工作的厂里上班,不过不是正式工,只是个学徒。

二儿子康祈宗刚刚从他“上山下乡”的地方从化回到广州,还没有找到工作,算是待业在家。

三儿子康祈耀是个“四眼仔”,算是全家人的骄傲,正在读大学。

老幺康祈祖则是大号熊孩子一枚,正在读高中。

康尔寿逐个介绍了自己的家人之后,说道“今天,是林老板、汪老板盛情款待,大家谢谢两位香港同胞。”

中国人当然要边吃边聊。

靓坤说道“果然鱼皮是最好吃的,鱼皮爽脆没腥味,用魭鱼皮制作,加上香料花生姜丝,上面再撒点芝麻,配上秘制酱油,完美融合鲜香有嚼劲。”

康祈宗有意讨好这位请客的香港老板,伸出大拇指说道“林老板真是美食家!不过,陈添记的艇仔粥也不错,配料有生鱼片、瘦肉、油条丝、花生、葱花、蛋丝、浮皮、海蜇丝、叉烧丝、烧鸭丝和鱿鱼等等,不是煮出来的,而是将滚烫的粥底倒入配料中烫熟,粥底绵滑、味道鲜美、口感丰富。您尝一尝!”

靓坤尝了一小口,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反派大佬要重生 海底空间 言容 这个学渣不简单 我生活在唐朝 我真是个律师 斗罗之凌天传说 龙伯钓鳌 不小心撩到个龙神大人 反派都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