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移花接木(2/2)
相反,力主结盟合作。现在看来,诸葛亮并非愿意结盟,而是迫于形势,不得不与江东结盟。
换句话说,将来如果有机会,顺流而下,吞并江东,是诸葛亮必然的选择。这个选择,早在二十年前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之所以没有成为现实,只是因为条件不具备。
既然如此,那诸葛亮和关羽一样,一直是潜在的敌人,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有何不可?
相反,因为有结盟关系,就将诸葛亮视为盟友,不加提防,那才是有问题的。
陆逊、孙夫人的情绪出现了不同的变化。陆逊变得严肃起来,孙夫人却由衷的松了一口气。
曹苗看在眼里,不动声色。他只是将《隆中对》里的话做了一点点变动,效果就完全不同了。诸葛亮改《铜雀台赋》栽赃曹操是罗贯中的生花妙笔,他移花接木,改《隆中对》栽赃诸葛亮同样妙不可言。
“愿闻其详。”陆逊说道,声音还是很平淡。
“敢不从命。”曹苗将《隆中对》的内容大致复述了一遍,细微之处做了适当的调整,主要目的就是说明诸葛亮对待江东的态度只是权宜之计,进而引出了他的观点一旦条件合适,诸葛亮会毫不犹豫的攻吴。
这件条件可能是诸葛亮攻占了关中,与吴国中分天下。也可能是进攻关中受阻,诸葛亮不得不挥师东下,先取大江以南,谋求与魏国划江而治。
吴国君臣对后一种情况并不陌生,从周瑜到鲁肃,再到吕蒙,甚至陆逊本人,进攻巴蜀,据长江以南,与中原对峙,一直是他们汲汲以求的梦想。
曹苗要做的就是推而广之。既然你们有这样的想法,难道诸葛亮就没有这样的想法?
既然大家的心思都差不多,那结盟又有几分成色可言?
既然结盟是暂时的,解烦营将蜀汉当作敌国看待有什么问题?出了事就是魏国,丝毫不提蜀汉的可能,纵使不说故意通敌,也是不够谨慎的。
陆逊沉思良久,轻轻咳嗽了一声。“能否请教,这消息从何而来?”
曹苗笑了,笑得很得意。“君侯,这消息从何而来并不重要。以君侯聪慧,对诸葛亮的了解,应该可以判断这个消息的真伪。我倒是想请教君侯,君侯自以为与诸葛亮比较,谁更胜一筹?”
陆逊犹豫了片刻。“逊何德何能,如何能与诸葛丞相比肩。”
“那吴王器重君侯是无人可用,还是识人不明?又或是……”曹苗不给陆逊任何缓冲的机会,追问道“迫于某种形势,不得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