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该解决了(1/2)
作为现如今大魏的少府,历经自太祖的大魏三代人的王观论起资历来在朝堂上也是一等一的了。
别单单看这位少府的姓氏就想当然的在心底认为,这位少府乃是出身于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那种高门大姓之人。
相反的是这位当朝九卿之一的王观同在大魏朝中赫赫有名的太原、琅琊两家并没有多大关系。
也可能正是因为王观出身寒门这一点才会被太祖看中引为丞相文学掾吧。
有着太祖的青睐这么多年下来,昔日里那个孤单贫贱的少年郎也成了大魏朝中举足轻重的元老了。
且依靠昔日司马太尉在明帝面前的奏请,从从事中郎升任尚书,又出任河南尹转任少府王观的仕途也算是顺畅无比了。
刚从少府被唤来的王观脸上带着几分疑惑跟随着前方的郭玄信正向着西堂的方向走去。
正好在去往西堂面见天子的路上王观与郭玄信两人碰到了同样是被召集过来的将作大匠郑浑、郑文公。
对于这位清正廉洁履历丰厚在朝中也是颇有名望的将作大匠,作为品尝过人间疾苦的王观也是极有好感的。
刚赶到此处的郑浑同样是对于王观这位刚正不阿的少府印象也挺好,停下脚步相互行完礼后两人就这样选择了结伴而行。
整个洛阳宫初看起来非常非常非常大,但作为从前汉北宫遗址上修建起来的洛阳宫在熟悉的人眼中其实也就这么大。
很快两位腰间系着同样青色绶带挂着银色小玺的九卿就来到了西堂的门前。
见到敞开的西堂大门与矗立在旁的高大侍卫,脚步忽地一顿王观突然想起这好像是天子亲政以来的第一次由天子本人诏开的朝议吧?
事实上也不止是王观独自一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作为掌管宫室修建之官的将作大匠的郑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按理来说,天子亲政之后第一次召开朝议应该是选择在朝中关系紧密的大臣们才对,这也算是历来的潜规则与传统了。
所以说,他们二人同这位陛下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再怎么样也找不到他们头上才是啊!
怀着许多疑惑的郑浑与王观在殿外去了脚下的鞋履,两人就这样带着满满一肚子的疑惑不解走进了西堂大殿之中。
在两人来之前大殿之中早就已经聚集不少人了,除了那几位熟悉的侍中、常侍还有掌管中书许多年的中书监、中书令之外。
坐在殿中的门下寺侍中、常侍里还混杂着一个两人先前在宫中未曾见过的新面孔。
多看了两眼脸庞有些稚嫩做着散骑常侍打扮的新面孔,回忆了几息的功夫两人很快就认出了裴秀。
但对于这些内朝官员的事情,郑浑与王观并没有多做理会,打量了两眼很快就宫中身子朝着殿中走去了。
而位于西堂殿中的曹芳可全然不知道这个所谓的朝中潜规则与历来的传统的,潜规则之所以叫潜规则当然就是隐藏在暗地里的。
曹芳在以前可没有当天子的经历,这些个隐藏在暗中的东西除了靠着自己的学习与体会外也没有啥好法子了。
你总不能让大魏的群臣们蹦出来一个个开始传授帝王之术教曹芳来怎么当皇帝吧?
况且先帝走的又早,这些珍贵无比的经验与规则曹芳想知道也无从得知。
对自己现在干了些什么全然无知的曹芳,反而在见到这两位同样是在朝中拥有着极好名声的元老,曹芳却开始对两人做起评价来了。
曹芳心中两人的评价不出所料的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至于为何曹芳会如此明目张胆的双标,也只能怪这位同样是有着刚正不阿名声的少府在历史上那次高平陵站错了队了。
双标归双标曹芳还是能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