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 > 第二百三十章 王斌的困惑

第二百三十章 王斌的困惑(2/3)

目录

,钝性分离本质上损伤是要比锐性分离大的。

组织上割一刀,只要不是割到神经血管之类的,四五天就能愈合,且损伤区域非常局限。

但如果是钝性分离造成的牵拉损伤、挤压损伤、甚至是局部组织撕裂,半个月都未必能痊愈。

这种损伤的加重,对于绝大部分手术来说是无所谓的,反正利远大于弊。

可脑部手术不一样。

脑组织太脆弱了。

肌肉、结缔组织被压一压,哪怕压坏了也没有什么大关系,脑组织可不行。

大脑是人体最脆弱的器官。

人体之所以拥有坚硬无比的颅骨,就是为了避免大脑受到外力损伤。

任何不恰当的挤压,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造成医源性癫痫。

总之,大脑是一个娇贵而无比重要的器官,必须小心对待。

……

老实说,过去几年间经手的神经外科医生都不是庸才,因此舒马赫大脑皮层表面的组织,该修复的都已经修复了。

不过对于神经元再连接,世界上可以说没有任何人比张子凡更加擅长了。

在手术的前半小时中,张子凡在显微器械的帮助下,对受损组织锐性分离,并加以严密的再连接。

然而这在王斌看来,场景就很诡异了。

首先他发现,就算没有自己的指点,张子凡也总能非常准确地找到原有有修复的创区。

甚至有一些区域,因为视野的关系,就连王斌自己都没有发现有损伤后修复痕迹,但张子凡依然很快找到了。

这说明,要么张子凡对于脑部的解剖结构有着过人的了解,要么就是他有其他的秘诀。

前者基本可以排除,因为如果确实是那样的话,张子凡完全没有理由请求自己进行打开颅脑的步骤。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张子凡对于神经损伤确实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技巧。

这让王斌想到了孔祥的论文《神经束性质分析的临床应用及相关证据》。

在这篇比较粗糙的论文中,孔祥提出了在显微条件下初步分辨视神经术性质的方法。

王斌看过这篇论文,却对这种方法可行性存疑,因为它根本没有量化标准。

临床判断方法这种东西,全世界有数不清的流派。

一旦缺乏量化标准,自然而然就会受到质疑。

就拿最被人津津乐道,且引战不断的中医脉诊来说。

在王斌看来,本质上,脉诊就是通过触碰患者手腕部,感受桡动脉壁因心脏搏动所引起的压力变化而已。

因此,从很多角度来说,脉诊和用听筒听心跳时等价的,而后者明显更加直观。

最多最多,你指尖特别灵敏,可以感受到血管弹性、血液粘滞度这些信息。

但这充其量也就是能管中窥豹,掌握一部分心血管系统的信息罢了,远不如心音中包含的瓣膜信息有价值。

想靠这个来判断一个人全身的病情,是完全不现实的。

而孔祥提出的视神经束性质的临床分型方法,王斌觉得同样不靠谱。

尽管孔祥在论文中说,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能将判断的正确率提升到63以上。

甚至他设计了一个双盲测试,将结果附在了论文上。

但在王斌看来,这个实验研究的病例只有二十多人,样本太小,值也太大了,回归度不够。

本身视神经就只有两种,瞎猜正确率都有50,运气好点到63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不过看着张子凡迅速熟练的判断,王斌的信念有点动摇了。

其实放下一开始的成见仔细想想的话,听心音、呼吸音、叩诊这些现代医学常用的基础检查手段,同样也充斥着主观判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论如何通过打倒主角来拯救世界 神迹之城 剑宗旁门 我成了妖道 我在末世搞生产 绿龙博士 何为君 我真不是不可名状 公主要选夫 异世轮回清澄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