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克隆人技术(3/4)
没有错,就是科幻。
在一般老百姓看来,克隆人似乎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是人类通向永生的邪路,是可怕的潘多拉魔盒。
克隆人是学术禁区,是不能触碰的红线……
其实,这些看法都是错的,而且错得很离谱。
首先,克隆技术不是什么新兴前沿的科学。
早在一个甲子之前,英国人约翰·戈登就成功克隆了非洲爪蟾。
二十多年前,大名鼎鼎的克隆羊多利诞生在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的伊恩维尔穆特实验室中。
此后克隆猪、克隆牛、克隆狗等等一系列克隆动物陆续诞生,世界仿佛迎来了大克隆时代。
然而就在人们顺风顺水,觉得觉得这项技术必将改变世界的时候,接连两个晴天霹雳,彻底让克隆技术从学术的风口浪尖陨落。
一开始的时候,科学家们克隆的动物主要是蛙类、鱼类等体外受精的动物。
多利羊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它是第一只克隆出来的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体内受精、基因结构复杂。,
多利羊的诞生意味着人类开始攻克世界上最先进动物类群的技术壁垒了。
在很短的时间里,科学家们陆续成功克隆出奇蹄目、偶蹄目、食肉目、翼手目、啮齿目的动物。
这一切虽然不能说势如破竹,也可用顺风顺水来形容。似乎克隆出所有的哺乳动物,已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只是选材不同而已。
但当科学家将目光放到人类的近亲,灵长目动物身上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无论是猕猴还是黑猩猩,甚至是人类,所有灵长目动物的克隆细胞要么无法启动,要么在短暂分裂后迅速凋亡。
仿佛有一道看不见的魔咒和枷锁,牢牢禁锢在灵长目的基因上。
这便是许多科幻文中基因锁的原型。
这样的现象确实令人困惑。
因为从物种进化上看,灵长目并不是什么特殊的类群。
排除掉人类这个最强哺乳类,灵长目在哺乳动物中丝毫看不出有什么特殊之处。
甚至于,灵长目与啮齿目同属啮齿总目,亲缘关系非常相近,但克隆实验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却完全不同。
至此,克隆技术遇到了第一个重大的挫折。
无数科学名家在灵长类克隆,或者说人类克隆的道路上折戟成沙,甚至身败名裂。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从民族英雄沦落到学术诈骗犯的韩国科学史第一人、韩国克隆之父、最接近非人文社科类诺贝尔奖第一人,动物生理学家黄禹锡了。
成功克隆出多种动物的他,最终倒在了人类细胞克隆的究极壁垒下。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克隆技术也不会迎来寒冬。
因为技术本身是没有对与错的,人胚胎细胞克隆,从来都不是科学上的禁区。
法律和伦理所禁止的,其实只是克隆出活生生的人,但从来不禁止科学家们克隆出一个细胞团。
而克隆人,或者说克隆人类胚胎的意义就在于,在这团胚胎细胞中,医学家可以找到用以救治病人的关键,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是一种拥有无限分化潜力的基干细胞,在理论上可以修复人体任何组织的损伤。
然而,第二道晴天霹雳便正好击中了克隆人技术的这一基石。
一位日本的不知名学者,居然一鸣惊人,搞出了一种名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技术。
所谓诱导多能干细胞,便是指,无需通过克隆技术,直接通过诱导技术将体细胞转变为胚胎干细胞。
这一重大的发现,也让这位人生前三十五年都郁郁不得志,干啥啥不行,骨折第一名的学者,最终一步登天,荣获了12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