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换其他的(3/4)
绿铜的卖相,放到废品回收站里都不会引起注意。
而陈丽华本身是搞古董家具的,如果拿着汝瓷给她看,她也得找人去掌掌眼才行,只有这种带点她认识的檀木,才能由盒盖来确定里面的东西价值。
不过当郑建国打开,发现小盒子里面还有个小册子,摸出来看了看时就听朱景宏道:「这个也就你能用手去摸,我们都是戴手套——」
「戴手套很对,这玩意保不准会不会携带着两百多年前的细菌病毒啥的,提取下还可能得到嘉庆的生物材料——」
嘴上随便扯着淡,郑建国发现里面还有个小册子,封面写了首诗:「宫连太液见沧波,暑气微消秋意多。一夜清风蘋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
郑建国没见过这首诗,便瞄向了后面的落款,辛未孟秋御笔,虽然不知道这是哪个皇帝的御笔,他却知道野猪王们最喜欢做些打油诗,据说那位十全老头做了几千首,只要是传世宝贝上一个不落,后面也就成了佐证这些古玩的有力证据。
好在,仿佛知道郑建国在想什么,旁边的朱景宏开口道:「诗是晚唐宰相王涯《秋思二首》中一首,辛未孟秋御笔,嘉庆十五年,也就是1811年秋天所题,下面那俩印章是嘉庆的私人印章,从盒子材料和玉佩形制以及佩座的磨损程度,可以确认是清宫旧藏,八国联军时被带出国。」
不知是忽然感觉来了,还是原本里面的玉佩就带着种厚重,郑建国拿在手里看了看,雕工所谓精细也是手工制作,甚至连玉质都赶不上羊脂玉,当然他也知道这么巴掌大小的羊脂玉,整个囤的玉库里都没几块。
而这,还是在现代工业化开采手段下找的,搁在两百年前的清朝,人们想找就只能是碰运气。
于是拿着翻来覆去的看过,又塞回了盒子里面,郑建国不知想到什么后放到面前,开口道:「怎么样,博物馆里没哪个仓库走水吧?」
「呵,他们敢吗?」
朱景宏神情微变时,旁边一直拿着双眼睛看的郝汉来了精神:「走水?哪里着火了?」
「建国是说盘点之前,有人为了掩盖盗窃宝贝和粮食的罪恶,便会放一把火烧了。」
朱景宏知道这货是真的不懂,于是开口解释两句,郝汉便满脸不信:「这不是不打自招吗?把人当傻子了?」
「不把人当傻子,就得掉一大批脑袋,把人当傻子了,再把走水的原因往替死鬼身上一推,即便替死鬼被砍了脑袋,那也比大家都跟着掉脑袋的强啊。」
朱景宏说着没再理郝汉,转头看向了郑建国,他和博物馆聊的也都差不多了:「博物院那边没办法给出一个准确数字,只看账目就有一百万左右——」
「嗯,左右都有一两万件的悬殊。」
郑建国扯了扯嘴角,这可不是鬼市两边的地摊货,绝大多数都是国家一二级的文物,想想看一万多件汝瓷的悬殊?
朱景宏也有些尴尬,可没办法,他听到的就是这么个状态:「所以我想说的是,少肯定会少东西,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李鬼代替李逵的情况,毕竟中间出了那么多的事儿,上次普查还是在五几年,现在想要查清楚也不是三年五年的事儿,他们想让咱们负担清点和修缮以及修复的费用,盈利方面对半分——」
对于李鬼和李逵,甚至是少东西的说法,郑建国也没有太大的意外,他先前说的走水也是笑谈,只要有脑子的,都知道少几件几十件是正常情况,如果为了这些就把几百几千件一把火点了,他相信没有哪个文物工作者能干出来。
至于盈利方面对半分的说法,郑建国也当成耳旁风没往耳朵里去,现在博物馆每年参观游客几百万,就算1000万,一人3块钱也才3000万,分一半给他1500万。
郑建国是想的未来:「多长时间?」
朱景宏面现好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