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忘记自己是个厨子(2/4)
菜好吃?小时候都爱吃妈做的菜,那时候有啥?啥也没有,家家的也就有个盐,酱油,家庭好的能买袋味素,我记着我家是没有味素,有时候连酱油都打不起,做菜就是放点盐。可是就爱吃我妈做的菜,现在回家还是爱吃,比我做的好。我妈七十五了,要说炒菜能炒过我吗?咋说我还是个厨师,她不是。”
“后来,在我当厨师之后,炒了几年菜了,有一回突然想到念书时学的英语课,马克思说要想学好外语,首先忘记自己的母语,这句话提醒了我,脑袋一下子转过弯来,当厨师炒菜不也是这样吗,要想把菜炒好,首先忘记自己是一个厨师。”
“咱妈给咱们做菜,大伙儿不妨想一想,咱家有啥?有咱们这些调料吗?什么耗油,鸡精,鲜露,海鲜酱油,万字酱油,李锦记的各种酱,沙茶料,这个油那个油的,我估计咱家没这些玩意儿,有几种基本的不错了,盐、糖、酱油、味素、鸡精,有的人家有耗油,有的人家还没有,剩下的就是葱姜蒜,花椒大料了,就这点玩意儿,可是咱妈做出来的菜就是好吃,能吃出菜香来,肉能吃出肉香来,都是原汁原味,越吃越爱吃,吃不着还想。”
“咱妈不是厨子,但做的菜好吃;咱们是厨子,做的菜没咱妈做的好吃。为啥?就是咱们在做菜的时候觉着自己是个厨师,首先想到的是使用什么调料,调料放少了都不会做菜。这个放点那个放点,放来放去原料本来的味道没了,就是一股调料味儿。你看吧,有时候点十个菜,几乎一个味儿,别说鸡肉、牛肉、羊肉,都是什么调料好放什么,味道上不来就是一勺鸡精下去,啥滋味都有了。所以咱们的菜没啥特点,没什么技术含量。”
“跟大伙儿说,要想做出属于自己的菜,做出的菜好吃,受到客人好评,那么在做菜的时候首先忘记自己是个厨师,也没那些调料,要做就原汁原味,返璞归真。牛肉吃出牛肉味儿,羊肉吃出羊肉味儿,青菜吃出青菜味儿,海鲜吃出海鲜味儿,这样才叫菜,才是老百姓爱吃的。”
“为什么现在家常菜流行?人们已经吃腻了大鱼大肉,调料味儿也吃恶心了,就想吃一口家里做的菜,没啥调料,原汁原味,吃着舒服。所以咱们别把自己当厨师,就按着家里的做法做,咱妈咋做咱咋做,菜就能吃住人。”
“咱们厨房现在没有添加剂,热菜取消了味素,一些抢味的调料以后也少用。做菜的时候少盐少糖,少油薄芡,能不拢芡的就不拢芡,要火侯和滋味,不要花里胡哨的。这样的菜客人喜欢,也是发展趋势。说白了就是要功夫,功夫到位,菜就到位。”
和大家分享一下做菜心得,同时给今后的菜品制作提出要求。
现在老店的家常菜做的很好,很多客人已经吃习惯了老店的菜,吃别人家菜不顺口了。主要是厨房取消了味素的使用,菜品立时和以前不一个味儿。刚取消味素的时候厨师炒菜不习惯,有的不用味素都不会炒菜了,后来慢慢适应了。在取消味素的头一个星期,客人也不咋习惯,吃惯了味素的人咋一不放总觉着少点啥,服务员解释菜品里面没有味素,客人也是将信将疑,时间长了,吃出滋味了,觉着确实没放味素,也认可起来,并且说这菜吃着才有滋味。
可以说,老店是滨海第一家取消味素炒菜的饭店,这一点就锁定了许多客人。杜师傅到粗粮之后也规定厨师炒菜不需使用味素,可是一直没执行下去,最后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我曾跟他说过,要想菜品好吃,把味素取消了,把老汤熬好了,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这是有数的,要让厨师少依赖抢味调料,把功夫用在基本功上,用在火候上,这样才能提高师傅们的烹饪水平,进而提高菜品质量。
“总厨,你尝尝,这是用干白菜做的小豆腐。”王铁把做好的小豆腐端到我跟前儿。
拿筷子尝了一口,入口干香,有淡淡干白菜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