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补贴(1/2)
修路搭桥及水利设施这些事,秦时通常是由苦役做,包括修长城也是。
也就是那些犯了秦律被罚多久多久苦役的,这些人如果没累死能活着回去就算幸运,就别想有什么工钱。
这也是秦时各郡税收并不高但各种活动都照常的原因之一。
它们修路、搭桥等都不需要费用,只要把苦役往上一拉就成。
如果说有什么费用的话,那就是些粮食让这些苦役活着。
沈兵当然不能这么做,修路搭桥派上去的是工匠和普通百姓,而且还给工钱。
甚至工钱比其它工人还多,二十三钱一天。体力活比纺织作坊更累,多拿点钱也是应该的。
这一来修路搭桥的工人马上又分出一批。
这部份及水利设施沈兵交由浍负责,他进士伍之前就是干田间沟渠及引水灌溉的,对这方面更内行。
教育沈兵让扶苏负责。
让百姓学习儒家那一套当然没问题,最好一个个都学成谦谦君子,不过当然还需要胖子屯客串一些术数以及苍教一些木艺。
其中主要还是术数……工业化后更需要的还是理科人才,同时学了术数也会让百姓智商提高更灵活。
沈兵自己则负责强军。
秦军若是想要组织起一支军队其实也不需要多少成本……兵源直接来自百姓不需要给钱,若说有什么花费就是粮晌,而粮晌又是来自百姓交的税粮。
甚至百姓穿的衣物都是自备。
装备也有相当一部份是来自百姓……百姓要是犯了什么事,动不动罚一盾、罚一甲的,士伍里用的盾和甲就有了一部份。
制式批量生产装备用的大多又是苦役。
这打的全是便宜算盘……一个国家战争机器就是这么运作的,所以才会有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候王公贵族却无比奢侈。
沈兵打造军队走的就是另一条路线
从冶铁、造装备再到征兵都大方但有节制的用钱。
花点小钱就可以成级数的提升部队战斗力和士气何乐而不为?
因为站在兵士的角度想,为国家当兵打仗出生入死,就连衣物都需要家里出……家里要是穷的话还要忍饥受冻,心里当然不平衡。
但如果加入军队后不管有爵没爵,吃穿全包且还适当的给家里一些补贴,那么兵士就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战斗中去。
有句话叫“人比人气死人”,这时代其它军队包括秦军都没有这样的条件,一对比孰优孰劣很快就有了答案。
于是士气、忠心和战斗力就会更上一层楼。
沈兵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么做会不会太显眼惹赵高和李斯两人在嬴政那说什么风凉话了。
结果还真让沈兵猜中了。
这事却是李斯提出的,此时的嬴政已返回咸阳……
每每到丰收季节就是咸阳最忙的时候,哪些地方收成好哪些地方因欠收需要赈灾,都需要咸阳协调,所以嬴政必须回京坐镇。
李斯在朝堂上向嬴政奏道
“大王,据闻云中郡以布业资兵,即便是无爵之士也按人发放粮晌。”
“此先河一开,只怕会引起各地士伍不满。”
李斯这话说的有水平。
因为沈兵此举可以说并不违规,云中郡可是按秦律缴足了税,然后用自己可支配的钱给兵士额外发晌,这本就与他人无关。
问题是沈兵这么做会让其它秦军眼红
“同样是当兵打仗,为什么云中郡的士伍待遇就更好?”
“同样是出生入死,云中郡兵士凭什么就能有粮有衣?”
……
如果其它秦军也以云中郡同一标准,那全国下来得耗费多少钱财?
但嬴政想也没想就回答道
“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