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投行之路 > 第363章 借壳的成本

第363章 借壳的成本(1/2)

目录

提及借壳成本,蒋一帆之前大致做过研究。

他家的新城钢铁集团虽然颓势已定,但其产品高额的市场占有率暂时不会让这艘巨型战舰沦为一个“壳”。

尽管客观事实不算太坏,且蒋一帆内心也不情愿,但习惯防患未然的他还是为此调研了下行情。

借壳成本就是如果我们自己无法io,想在二级市场上直接买一个上市公司,需要花多少钱。

常规借壳方案的成本计算如下

交易前,假设咱们想买的壳公司市值50亿元,壳资产利润5亿元。

交易完成后,壳公司市盈率为50倍,总市值变成5亿乘以50等于250亿,且我方持股65,那么借壳成本250亿(165)875亿元。

我国每年a股的借壳成本在80亿至100亿的区间内。

但这只是理论情况,现实社会中又有多少家公司可以一下拿出80亿至100亿的真金白银去买一个壳呢?

有这个钱爷爷我干脆直接买股指基金,因为股指基金长期定投,持续五年以上,收益年化也多半超过10。

80亿的10就是8个亿,a股上市公司中净利润超过8个亿的公司不到250家,比如招商银行、中国石化、兴业银行和长江电力等。

很不幸,这类公司一听名字,就知道及时爷爷我有钱买,他们也不会卖。

在借壳上市的实际操作中,通常壳公司的市值在30至40亿之间,市值超过50亿元的壳就很难卖得动了。

大家会问,明明刚才你说借壳成本在80亿元以上,怎么突然又变成50亿元以下了呢?

这不是明显被低估么,不应该分分钟被炒上去才对么?

理论上是的,因为80亿至100亿是壳的理论“价值”,但不是壳的“市场价格”,这又回到了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供求关系。

被炒上去的基本条件是有足够多的壳卖,有足够多的人买且有钱买。

,债券业务怎么火,借壳市场就跟个打坐的和尚一样淡定,每年成功交易的数量就几十家,不温不火,没出现过断崖式下跌,也不会有爆发式增长。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限制太多,归纳来看有七点

1、上市公司具备壳条件;

2、壳方股东有交易意愿;

3、壳方股东交易诉求合理;

4、借壳方有交易意愿;

5、借壳方诉求合理;

6、借壳资产体量够大;

条件。

上述七个条件缺一不可,如何判断交易双方是否满足条件,如何筛选借壳标的,就是投资银行、律师和会计师等资本中介的共同的工作了。

市场上每年愿意把自己当成壳给别人借的上市公司有几百家,想借别人壳,自己又符合io条件的公司也有几百家,但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意愿磋商、讨价还价、利益平衡后,成功达成交易的概率都在10以下。

这跟找对象差不多,要不就是互相看不对眼,要不就是看对眼了三观不合,要不就是只想恋爱不想结婚,或者都已经走到民政局排队了又临时反悔……总之借壳这事儿,强求不得。

在2017年,除了国家规定创业板公司不能借壳外,其它所有的上市公司理论上都能被借壳,但借壳发生率很低,且市值越大的公司被借壳的概率越小。

比如,40亿壳被重组的概率可能不及30亿壳的20,而超过50亿市值的公司被借壳的概率就已经接近0了。

实际市场行情造成了借壳市场壳的价格严重偏离其价值,从而将理论上的估值体系孤立于市场之外。

一个情商高的人,总能在说话时设定合适的界限,专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霍格沃茨之血脉巫师 凌芷 美漫之根源者 废少重生归来 怀念那逝去的青春 特种兵王在山村 极夜玩家 邪性老公太霸道 超级红包群 九星霸体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