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九章 图穷匕见(2/3)
接发给当地粮食吗?为什么要采取这样一个先给钱,再返回来购买的套路呢?
当然可以直接发粮了。
但这会面临一个很难防控的问题贪污。
不避讳地说,即便是在小政府主义(没有冗官)、监管极严、违法成本极高的大昭,贪污也是一个极难完全防止的严重问题。
在赈灾过程中的每一个运输、分发的环节,都存在着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东西损耗。
在这里我们不做深入解释,只简单讲一下结果。
就是如果直接运粮,那么很容易就会给硕鼠们贪污的温床,而使用明码标价、条理清楚的铜钱交易,能够有效遏制贪污。
做完了填饱灾民肚子的第一步,接下来自然就是正式应对灾情的第二步以工代赈了。
而冯毋择与尉缭子之间的矛盾,就产生在了这一步上。
众所周知,无论是政府还是给私企干活,一般都是先干活再给钱的。
干完活给钱能给得痛快,就是好公司了,在后世,有的单位拖欠工钱一两个月都是很正常的,这在战国时代更不是什么新鲜事。
而尉缭子所提出的,就是要让少府在百姓们还未干活之前,就发给他们工钱。
而且一发就是整整半年。
这不是闹呢么?
冯毋择怎么可能会答应这种“非分要求”。
少府是为王上司库的,又不是慈善机构。
扶苏刚开始听到尉缭子的古怪提议之后也颇感费解,但在稍稍思考之后,结合自己想要做的事,便明白了尉缭如此做的目的在何处了。
“这个钱,不能发。”扶苏先是做了个直截了当的决断。
冯毋择一脸理应如此,尉缭子当然立刻就气得从坐垫上跳了起来。
本以为你扶苏是来帮我的。
没想到啊,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居然也背叛了革命?
尉缭子还没来得及发火,就听扶苏继续道“秋税将至,国尉顾念百姓之情扶苏心知肚明。”
尉缭子之所以坚持要先发工钱,当然不是因为出身魏国,对于昭律并不熟悉。
要在昭国做官,别说是做到三公之位,甚至只是一个不如品级的小吏,不熟悉昭律也是不可能的。
每年两次的昭律大考你就过不去。
之所以如此,是因此这个地震早不震晚不震,偏偏刚好赶上秋收结束。
秋天,本该是进行收获的季节。
但因为地震的突然到来,很多处在震中乃至地震影响范围内的地方民众没能及时收割粮食,或者收割后的粮食因为地震影响而流失。
那么秋收之后的征税,自然让农民们无力应对。
农民无力纳税,为了不被官府关押,就只能贱价出卖田地给商人或者富户以抵债。
而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虽然能够躲过牢狱之灾,却自然而然就将沦为大户人家的佃农,甚至农奴。
听到扶苏点出了自己的意图所在,尉缭子嘟哝着坐了回去,有了耐性来听扶苏接下来的话。
冯毋择见状微感愕然,也沉思着看向了这个原本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介武夫的犟老头子。
“然而大昭从不赏无功之人,提前给钱的确与昭律不符。但是!”扶苏着重加强了“但是”这两个字的语气。
“但是我等赈灾,当不能只赈当下,也要着眼于未来。如果将来百姓失去了土地田亩,这灾岂非是白赈了?”
“既然不能提前预支工钱,太子要以何等方式,着眼于未来?”
冯毋择情不自禁地问道。
其实如果尉缭子能冷静下来好好说话,与他说清楚提前预支工钱的意图,冯毋择又非残民之人,并非是不能商量的。
只可惜尉缭子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够耐下性子解释的,就连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