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京中来信(2/2)
更多的帮助。否则包藏祸心,意图不轨的帽子就要扣到自己的头上。
而这些举动,在那些背井离乡蒙人看来,就变成了没有丝毫的诚意。开始的几日还好,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蒙人们已经开始有了怨言。可是,如果按照一般的情形,从皇帝接到自己的折本,到发下圣旨再到传递到自己的手中,至少要花费一月有余。如此长的时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恐怕没人能够保证。那些时日,自己几乎及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时时刻刻都在担心,那些蒙人在边境之内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来。
而现在,仅仅十数日,皇帝的旨意便已经到达了自己的手中。虽然没有以圣旨的名义下发命令,但是就是因为有了这道旨意,许多重要的问题便都迎刃而解。。
孙承宗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停了一瞬,视线不禁又转到握在另一只手中的信上。
这封信来自于另一名好友李标。在这封信中,李标直言不讳的说明了他对于军机处廷寄的想法。他认为现在这种不经过内阁科道直接下发圣旨的方法害大于利。并且,在这封信中他不仅详细的说了廷寄圣旨的种种害处,而且还极隐蔽的说出了他另一层的担心—这个主意很有可能不是刚刚登基,自幼生长于内宫之中,只有十七岁的皇帝能够想到的。
孙承宗同样能理解李标的担心,他也知道皇帝绕过内阁科道后,皇权便失去了制约。如此无论是对于群臣,或是大明天下都绝不是一件好事。至于李标隐晦的提及的那件事,孙承宗几乎是不敢去想。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站在皇帝的身后,又用这种方法绕开了群臣大明危已。
孙承宗将两只手慢慢的背到身后,迎着微微抬起头,脑海中慢慢回想着与崇祯皇帝的每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