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再次喜提一篇AM(求订阅)(3/3)
在着明显的能量转移现象,给自己的工作找到了一个新的亮点。
许秋没什么汇报的,现在他基本上也不需要在组会上汇报了,有什么结果直接都和魏兴思讲了。
他参加组会的意义,主要是听一听其他人的研究进展,和自己心中预演出来的结果对比一下,看有没有什么改进的空间。
韩嘉莹上周主要在撰写H43和PBDBTS两个体系的工作,这周学妹打算合成PBDBTF和PBDBTSF两周PBDBT衍生物给体材料,不过单体暂时还有到。
她的H43:IT4F的体系有了一个比较独特的发现,那就是给体、受体材料的HOMO能级差非常小,只有0.1电子伏特左右。
如果放在传统富勒烯体系中,像这样的0.1电子伏特的能级差是很难实现电荷输运的,通常需要0.3电子伏特以上的能级差才能实现有效的电荷输运,这也使得基于富勒烯衍生物的有机光伏体系,开路电压天生存在0.3伏特的损失。
而现在高达12的器件光电转换效率,反证了非富勒烯体系在0.1电子伏特的能级差下,就可以进行有效电荷输运,值得深入挖掘一番。
于是,韩嘉莹给冯盛东寄送了一批样品,打算探究TAS结果,获得给、受体电荷输运的直接证据,然后试图冲击一波NC。
和学姐的“能量转移”类似,学妹的“小HOMO能级差”,都是许秋找出来的新亮点。
她们的体系都是基于ITIC或者IEICO的衍生物,如果光是效率高,前期还能发一发AM、JACS、EES这样的好文章,到后面类似的文章多了,别人不一定会买账,可能会把你的文章从AM打到AEM、AFM,从JACS打到CM,从EES打到JMCA。
不过,如果既有新的亮点,又有高效率的支持,那么发AM这种级别的顶刊,概率就会高上不少。
邬胜男一边整理FN4F的文章,一边完成许秋给她的六个合成任务。
莫文琳继续整理H22:ITIC:PCBM三元体系的文章,同时处理各种杂务。
这两个人算是打了两壶酱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