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1章 最终决策(2/2)
后五十年以内。
后世物论中,文景二帝自然是勤俭持家,抠抠搜搜攒下与匈奴决战经费的正面形象;而武帝猪爷,则是在鼎盛的武功之余,落下一个‘铺糜喜奢’的负面评价。
而在刘弘眼中,无论是三菜一汤的文帝刘恒,还是硬生生玩儿烂国家经济的武帝刘彻,都不是好的参考对象。
物极必反。
好的事到了极致,就必然会引发坏的结果,而坏的事到了极致···
即便有了好的结果,那过程也很淦。
如勤俭节约的文景二帝,自是为汉室留下了‘简约质朴’的官场作风;但最终,汉室基层的政府部门,却都成了‘绝对不能修’的烫手山芋!
为了保全官声,官员非但不敢翻新维护政府建筑,甚至还会在期间刻意制造几出因‘年久失修’而导致坍塌的小事件,以此来彰显自己两袖清风,为国为民。
等下一任官员上任,看着残破的部门建筑,更是会因为顾忌‘大兴土木’的谴责,而坐视建筑继续残破。
看上去,这番姿态确实在民间竖立的‘官家人都是好人’的固有印象,减小了地方行政阻力,提高了行政效率。
但比起这点好处,其弊端更是令人无法接受。
且先不提如此表面之下,会有多少官员在满是补丁的衣服垫一层蜀锦,光是政府建筑破败而导致的政府威权损失,就让刘弘放弃为自己设立文帝那样的人设。
残破的政府建筑,某种程度上会透露出一种‘国家贫穷’的讯息,从而延展出‘国家羸弱’的讯息。
这就与刘弘地主张所不符了——刘弘不是地主豪强,汉室不是世家宗族!
铺张浪费固然可耻,但也完全不需要低调做人,奉行什么‘财不外露’。
作为一个统一的华夏政权,刘弘应该做的是让汉室百姓时刻感受到:国家真强,国家真富!
只有这样,才能设立政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威权和形象,让普通百姓心怀敬畏,服从统治;并让敌对势力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愚蠢。
对内,刘弘要让底层百姓清楚地意识到:长安富强,关东诸侯必不可能成事;于外,刘弘也希望底层百姓对身后的长安中央,具有十足的信心。
至于为什么要如此在意底层百姓的感官,则是因为在汉初,百姓,就约等于准士兵!
在身处帝果煮义余晖的汉室,每一个成年男子,都随时具备被充作预备役的战斗能力!
内外战争,也同样是由中央仅有的南北两军为军官骨干,招募这些具备杀人技巧的百姓充作士卒。
当然,刘弘也没想过向猪爷学习,只要能避免官场风气转向极端简朴的方向,并适度的虚张声势,就可以了。
将此事暗自记下,刘弘便不顾仪态的躺靠下来,盯着远处的宫墙发起呆。
少帝成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