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3章 狼烟骤燃(2/4)
驻扎除外。
至于为什么要在‘诸侯王’三字上打引号,则是刘弘感觉最蛋疼的一个点了。
——此次叛乱,首倡起兵的十二人当中,唯一一位货真价实的诸侯王,就是上位不过旬月,年纪与刘弘相仿,且有九成以上可能被胁迫的三世齐王刘则。
剩下十一人,也仅刘章有一个朱虚侯的爵位,其余十人尽皆白身!
不堪入目的叛乱整容,让刘弘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武装叛乱,什么时候变成是个人就能发动的了?
但最终,现实对刘弘挥下当头一棒···
——叛乱爆发仅仅两天过后,即夏四月初三,因在诛吕过程中被裹挟,而被朝堂削去柜县的琅琊王刘泽,其王国军队再次落入了叛军手中。
再加上齐国本就常备,且在半年前才经历过战争的军队,以及刘肥那十几个儿子畜养的家兵奴仆,使得看上去寒酸无比的叛军国模,在不过数日之间,就扩张为十五万以上战员的庞大部队!
——鬼才知道莫名其妙多出来的几万人,是哪个‘忠肝义胆’的诸侯王暗自派过去的!
相较于历史上的吴楚之乱,此次反叛军的规模虽有些寒酸,但与历史上被吴王刘濞一道命令强拉上战场的‘全吴境内十四到六十二岁’的农户,无疑是半年前才经历过一场武装斗争,且还保有部分楚汉时期遗卒的齐军,具备更高的战斗力。
比起六十二岁的刘濞,以及华夏史上第一位猪队友刘戊,齐军统帅刘章也无疑算得上是‘知兵’之人。
结合此间种种,可以说,刘弘此次面临的诸侯叛军,较之于历史上的吴楚叛军,战斗力相差无多。
而相较于历史上的景帝刘启,刘弘面临的局势则无疑困难得多。
历史上吴楚之乱爆发时,景帝刘启可谓大权在握,无论朝堂还是军队,都在刘启的绝对掌控之中。
反观此时的刘弘,虽然将朝堂大致揽回了自己的掌控,但距‘口含天宪,言出法随’差的不止一星半点儿。
对于军队,以及基本盘——关中的掌控力,也远不如景帝朝安稳。
尤其是‘大义’这个有了没啥用,但没有会很麻烦的因素,刘弘的局面要比历史上的刘启困难得多。
历史上,吴楚发动七国之乱,举起的大义旗帜是‘诛晁错,清君侧’——晁错蛊惑当今,以夺诸侯封土,祸乱天下!
简单而言就是我们不是叛乱,是陛下身边有奸臣,我们是要去长安,帮助陛下铲除奸臣的。
亦是基于此,景帝刘启才会忍痛诛杀帝师晁错,以此撕碎吴楚联盟的遮羞布。
你们不是要杀晁错吗?
要诛奸臣吗?
好了,朕自己诛了,没你们事儿了!
一手釜底抽薪,顿时将吴楚联军架在了火堆上,对叛军军心造成了巨大打击,使懵懂的百姓看清了叛军的真实目的。
而现在,刘襄举起的大义旗帜,根本就不能算做是遮羞布了。
——上非惠帝子!
一句话,直接将刘弘地皇位合法性全面否定,更是直接按下一个‘伪帝吕弘’的大帽!
光此一点,就足够让刘弘绞尽脑汁,探寻解决之法了。
在通讯手段约等于无的封建时代,一块好的大义旗帜,往往能为叛乱一方效果极其显著的精神增益。
如吴楚之乱前期,在‘诛晁错’的大义旗帜下,吴楚联军可谓战意高涨,势如破竹,不过旬月,就从遥远的东南沿海一路抵达梁都睢阳。
结果长安刚传来晁错身死的消息,发现自家王上并未退兵的联军士卒,终于明白过来此次战争的性质是叛乱,旋即军心大乱。
在睢阳城下死磕月余之后,号称战员一百二十万的吴楚联军,在周亚夫奇袭淮泗口后土崩瓦解,历史上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最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