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3章 燕代之忧(2/4)
味着,刘信派出的一万五千士卒,起码要在遥远的代北待48个月;期间军粮则需要刘信从燕国运到代北。
即便按最乐观的情况估算,四个月,一万五千士卒也起码要消耗30万石粮食;而为了将这三十万石军粮送往代北,沿途还需要消耗十万石以上。
即便撇开这一万五千士卒所需要随行的数万民夫,光是军粮,就需要四十万石!
这对刚成为燕王不过三个多月,连国土都还没巡视完的刘信而言,无疑是一座大山。
须知整个燕国境内,百姓也不过十数万户;燕国一年的农税收入,最多也就三百万石左右。
就凭这三百万石粮米,燕国需要供养十万以上的边防将士;光此一项,就会吞去燕国八成以上的农税收入。
剩下的部分,除了要供养王宫内的诸侯亲眷,维持燕国的运作,发放大臣的俸禄之外,还需要历任燕王从中抠搜一些下来,好保证每年能拿出足够的贡献送到长安,然后祈祷长安天子开恩,千万别不要脸的将这部分贡献收下···
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要刘信拿出四十万石军粮,去帮助隔壁诸侯国的边墙防务,无疑是强人所难了。
但长安来的命令,又没有丝毫反抗的余地,这无疑让刘信感到亚历山大。
结合此间种种,刘信召集大臣于王宫,其目的就很明显了这笔意外产生得军粮,到底怎么办?
至于拒绝长安命令的选项,则完全没有出现在刘信的脑海之中——兔死狐悲,用在燕、代两个诸侯国身上,可谓再合适不过。
打开汉室疆土堪舆,就不难发现燕、代两个诸侯国,无论其中哪一个被攻破,另外一个也绝对逃脱不了举国被围的命运!
尤其是东、南临海,北接匈奴的燕国,一旦西边的代国沦陷,燕国与汉室的接连,就将只剩下西南方向的赵国。
在如今赵国无主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说只要代国沦入匈奴之手,那燕国就将立刻面临被包围的局势,摆在燕国面前的选择也就只剩两个。
要么投降,要么举国内迁。
所以,即便刘信不考虑王位来源和舆论,光从现实角度考虑,代国也是一定要支援的。
这无关家国大义,也无关君臣本分——只要不想让整个坟土被匈奴人包围,每一任燕王就都会出于利益考虑,做出驰援代国的选择。
更何况随着命令一同送来的,还有长安朝堂对燕、代边防之事的安排。
——车骑将军柴武,奉命进抵燕、代、赵交界处驻兵,以防燕、代遭遇匈奴人的入侵!
从时日推断,在军令传达燕国境内时,车骑大军只怕已从飞狐迳启程,进发目的地了。
车骑将军督镇燕、代之后,对燕国的意义又十分微妙。
如果刘信老老实实驰援代国,若匈奴入侵,车骑大军就是燕、代防线的救火队员。
可若是刘信拒不奉诏···
只怕车骑大军就会顷刻将至,将刘信拖回长安,扔到诏狱等候治罪!
“唉···苦也···”
毫不掩饰的哀叹一起,刘信便勉强正了正面色,一举一动之间,竟已隐约带上了诸侯威严。
“圣天子诏谕,令吾燕国出边关将卒万五千,以援代北边墙。”
“寡人初得立,不明于国事,还请诸公为寡人谋划驰援一事,当作何章程?”
言罢,刘信又不咸不淡的补充了一句“援军主将一事,也请诸公议一议。”
一句话,就为接下来的商讨定下基调——长安之命,肯定要奉。
听明白刘信话中深意的众人稍一滞,旋即由一位老者出身,开始了议题。
“臣等愚钝,不明王上之意,还请王上明示若吾燕国出兵援代,那一应军粮耗费,当从何而出?”
作为封建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