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少帝成长计划 > 第0310章 三分内史(下)

第0310章 三分内史(下)(1/4)

目录

在华夏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上,几乎每一个汉人政权,都无法逃脱一个怪圈。

——武得天下,文治天下,武人高开低走,最终落寞;文人后来居上,带江山走上腐朽。

刘邦武安天下,西汉却断绝于‘儒家圣人’王莽之手;刘秀中心汉室,东汉又在世家壮大后断绝血脉。

宋武安天下,亡于文官之手;朱元璋荡平蒙元,却还是无法避免大明朝,被东林党裹挟在灭亡的大道上越走越远。

而在这些例子中,文武相争时期最长的,就是汉室。

其他朝代,大都在初代开国元勋武将阶级落寞后,自然地走向‘轻武重文’的大道,而汉室武人阶级,则是在武帝朝的汉匈战争中,来了一次回光返照。

而现在的汉室,恰恰处于文官集团还未成为中流砥柱、开国元勋也尚未完全落寞的微妙时节。

在这个微妙时间点,刘弘对于平衡文、武两方阵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如现在,为了减缓文官集团强势崛起的脚步,包括但不限于三分内史、七分少府,乃至于压制丞相权力的计划,都被刘弘提上预案。

而针对将来汉匈大战之后,将重新成为朝堂重头的新兴武勋集团,刘弘也有钳制手段——太尉的罢设,以及地方武装调用权的削夺。

现阶段下,最迫切需要推动的,就是内史的肢解。

内史被坊间假称为‘九卿之首’,除了内史有资格成为三公,最主要的原因,是内史的职权,仅比丞相小那么一丢丢。

从积极的角度看,这意味着每一任内史,都可以为刘弘一个新的丞相人选。

但这种状况,属于文官集团最喜欢的上下秩序——下属的职权,只比上司小一丢丢。

这样一来,原本不用太复杂的官僚体系,就能被细分为无数部分,无谓的增加中央的行政压力,降低行政效率。

如今的内史,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丞相名义上掌天下民政,关中却占丞相实际掌控范围的九成九以上。

内史理论上只负责关中农耕工作,但实际上,关中的一切,都能和如今的内史扯上关系。

掌控长安九市,使内史掌控了关中的商贸;秋后的税收,又保留了内史对农耕的影响力。

再加上内史掌控下的关中各处要道、关隘,乃至于关中地方政府的下辖权、长安城的治安权,使得整个关中的方方面面,实际上都在内史掌控之下。

即便是再往下,内史的职权也依旧没有被分化多少。

——中尉,作为九卿属衙的一个分部门,却是在统掌长安北军的同时,具备中郎这个武将群体的指挥权!

而中尉麾下的中郎将,也是在具备对麾下中郎的指挥权的同时,具备对北军的一定影响力——如今的中郎们,普遍都在北军担任中层军官。

至于中郎将本人,则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成为北军理论上的二把手,实际上的一把手。

毕竟中尉虽无九卿之名,但职权丝毫不亚于九卿,根本没有时间天天盯着北军。

除了丞相内史、中尉中郎将的职权微量递降之外,类似的状况在内史各属衙数不胜数。

如太仆理论上掌天下马政,但如今汉室实际掌控的行政区域基本局限在关中,就使得太仆的职权,跟内史掌控下的马政部门职权高度重合。

同样的道理:少府掌天下平准、均输之事,但掌控关中各地市集的内史,同样有能力插手少府的业务。

说白了,虽然汉九卿各司其职,但哪怕把其他八个部门全部撤裁,内史都能保证行政秩序能正常运转。

——这就很恐怖了!

国家某一个分部门对绝大多数国家部门具有影响力,并随时能取代其他部门的作用?

这样的部门,有一个丞相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最强神典 快穿系统之反派请黑化 修罗战神之奶爸崛起 浮生无良 大全职系统 斗罗之情绪系统 爱妃过来抱朕大腿 鲲鹏星云纪 斗罗之冰龙王 三界第一奇葩逆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