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9章 遂营之力(2/4)
,每三个妇女生育,便平均会有一人落得的母子双王的下场。
在原本的历史上,匈奴妇女的生育危险问题,一直到东汉时期,长期居住于后世大兴安林一带的鲜卑部,将‘贝壳鱼类汤’带入草原,而得到大幅度解决。
除了植物纤维缺失导致的便秘,以及微量元素缺失导致的生育危险外,排在匈奴人‘生理缺陷’排名第三位的,便是普遍性的夜盲症。
匈奴‘月满而击,月亏则退’的作战习惯,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匈奴战士普遍存在的夜盲症。
——圆月高挂,匈奴战士确实会感到心安,但并不全是因为所谓的‘月神’,而是因为月光照耀大地,让患有夜盲症的匈奴战士能够看清前方,而不是在黑暗、恐惧中摸索。
这一点,也意味着在草原,起码在匈奴,基本很少会发生‘夜袭’的状况。
反观汉室,倒是经历战国时期的战争演变,具备了相当娴熟的野战技能。
——‘挑灯夜战’之典故虽然出自几百年后的汉末三国时期,但夜袭战,也早就被华夏某一位孙姓兵家大师给发明了出来。
但同样的在面对匈奴人的时候,汉室也基本不会选择夜袭。
原因很简单——风险太大。
想想也知道,以步兵对骑兵发动夜袭,就算是敌人没有防备,也很难取得太好的效果。
一旦敌人反应过来,军卒上马列阵,那本方的夜袭部队,就大概率会在远离本方阵营的野外全军覆没。
还是那句话——在具备一支万人规模的骑兵部队之前,汉室在面对匈奴骑兵集群时,还是需要依托城邑、关隘进行作战。
如此一来,马邑城内外,汉匈双方出奇默契的同时放弃夜战,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但与暂时‘两相安好’的马邑不同,在天彻底黑下来的那一刻,汉军东路郦寄、周灶所部,终于出现在了武州塞附近······
··················
“嘿,果然如此。”
“匈奴人还真以为,武州乃远离战阵之十全地?”
踩在武州塞西关墙之上,看着关墙下空空如也的烽燧,郦寄不由讥笑一声。
拜这一场日暮秋雨的福,东路军对武州塞打动的突袭,整个过程可谓是轻松写意。
郦寄、周灶二人分别率兵三千,从武州塞南、北两个方向阻断道路,另外一只千人的精锐先锋毫无顾忌的突袭武州塞,砍瓜切菜般杀了百来号人,武州塞便回到了汉室的掌控。
而那一座让郦寄心心念念,生怕被点燃的烽燧,也因为匈奴人的大意而被这场雨淋湿,并未能被点燃。
实际上,就算没有下雨,见到东路军后乱作一团,慌不择路逃窜的匈奴人,恐怕也想不起来‘点燃烽燧’这一选项。
留守武州塞的匈奴士卒如此不堪一击,显然也在郦寄的预料之内。
道理再简单不过如果是勇敢者,这些人根本就不会留守马邑以北百余里的武州塞,而是会随匈奴先锋抵达马邑城下!
再者,郦寄所部出现在武州塞,也着实令匈奴人太过匪夷所思了些。
从突袭过程中,匈奴守卒那惊骇欲绝的面孔,郦寄就不难猜出,在东路军现身的那一刻,匈奴守卒的脑海里在想些什么。
从匈奴守卒争相北逃,而非南遁来看,可能性最大的,无疑是这些匈奴守卒认为,马邑城下的匈奴先锋已经败亡,汉军一路追到了武州塞。
至于东路军潜伏绕道至武州塞的真相,恐怕也很难令匈奴人相信。
——马邑保卫战,可是今天才正式开打!
若是正常时日,汉室没有提前调动,恐怕此时,点燃的烽火才刚接力到长安,朝堂刚收到‘边关受到入侵’的消息。
至于具体的什么地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