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对策(1/2)
第二天,雪亮找到牛支书,把张紫兰的想法和牛支书说。
牛支书听了,却是眉头一皱。
“怎么了?书记。”
雪亮见牛支书神色有异,心里也是纳闷。
“雪亮同志,关于这些,我们其实已经想过了,只是,老百姓的思想工作做不通啊。”
牛支书直接告诉雪亮。
确实,之前牛支书和村委会的一些同志谈过这事,认为这些都是西阳村老百姓的产业。大家也基本认可。
然而,牛支书和村委会的一些同志认可却不够,还得要让西阳村的老百姓也认可。
西阳村的老百姓认为,什么茶叶啊,核桃啊,刺梨啊的,没有给他们带来收益,那就算不得是他们的产业。
按理说,这些茶叶、核桃和刺梨,是可以给老百姓带来收益的。老百姓只要摘了茶叶、刺梨和核桃去卖掉,就能有收入了。
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或多或少的拿出了土地,甚至有的老百姓还主动帮忙,和相关部门一起把茶叶、核桃和刺梨种到了地里。
然而,这些茶叶、刺梨和核桃种植下去后,就没有人再来过问了。茶叶还好,种植在那里,没有人来管理,自生自灭,倒也长成器了一些,老百姓有摘了炒后放在家里自己吃的,也有拿去卖的。
只是,因为很难销售出去,多数只能是自己留着吃了,只有少数有点门路的老百姓,才真正靠这些茶叶赚了少许钱。
因为不能获得相对应的收入,这样,慢慢的,老百姓对此也不怎么热心了。
至于刺梨和核桃,那就更不用说了。刺梨稀稀拉拉的活着,地是占用了,却没有果实。核桃呢,比刺梨也好不了。
核桃树已经长得有几人高了,也能结核桃,就是还没有等核桃成熟,核桃树上的果子就纷纷从树上掉到了地上。老百姓认为,这是因为这些核桃的品种有问题,所以,有的老百姓都动手砍了一些核桃树,以便把地腾出来种点别的什么。
当然了,这些好不容易种出来的核桃树,一眼看去,都成了很难得的风景了,就这样让老百姓砍了,也实在可惜了。
所以,也不知道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还是不同意老百姓就这样砍了这些核桃树。
虽然,对于有关部门不让砍掉这些核桃树,老百姓很有意见,不过,好在现在农村的老百姓,但凡有点劳动力、走得动路的,就走到城市里去打工去了,少有还呆在农村靠种地过活的,所以,有关部门既然说了,不让砍这些核桃树,老百姓也就不再坚持一定要把这些核桃树砍了。
这样一来,这些确实就算不得是老百姓的产业了。这也是牛支书感到为难的原因。
看来,要让这些刺梨,核桃和茶叶成为老百姓的产业,确实不是简单的事情。
首先,得搞清楚,为什么这些核桃树结的核桃,还没有成熟就掉了。其次,就是要有人去管护这些产业。最后,还必须让这些茶叶、刺梨和核桃给老百姓到来对应的收益。只有这样,这些,才可能真正成为老百姓的产业。
雪亮了解到这种情况,马上心里就有了对策。
西昆农业研究院,坐落在西部一座大山里。风景秀丽,上水环绕,有一些世外桃源的气氛。
这一天,太阳刚刚爬上山头,太阳光正把西昆农业研究院照射得金灿灿的,雪亮就来到了研究院的门口。
在研究院的门口,一个穿着灰白色夹克的男人已经等在那里。
男人二十七八岁,眉清目秀,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长期生活在这种如同人间仙境一般的地方的缘故,这男人,竟给人一种十分清新的感觉。
“你这家伙,才几年不见,怎么变得这么黑了?”
这男人,是雪亮过去的同学,叫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