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就要改军制了(1/2)
并不是后世的军队才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宋的军队同样有“三令五申”,而且还颇为严格。
一令观敌人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
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
三令举斧越,以宜其刑赏。
一申中赏罚,以一其心。
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
三申昼战,戒旌旗。
四申夜战,听火鼓。
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越
至于执行效果,就是没效果。
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
再好的政治路线,不先解决“干部”这个决定因素都没用。
因此,北海会议之后,徐泽便军政两条线错开组织轮训。
诸城军营,根据兵曹的通知,参加第一批轮训的军官已经陆续到达。
这次轮训的受训面很广,不仅各战兵营营正、副营正、军法官以及营以上军官要分批受训,演出队、医护营、工程营等辅助营主官也要一个不落。
应战争形势的需要,同舟社的军事力量经过多次扩张,早不是两年前的登州第二将区区两三千人可比。
不算海东郡兵马、新安州高丽营,以及未列编保丁,同舟社的兵马总数就已经超过三万五千人。
这么大的摊子,又分散驻扎在宋、辽、高丽三国数地,仅是把这些人集合起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而且,军官要参加集训,各任务分队的日常战备、训练和管理也不能落下,所有这些,都必得提前统筹。
为此,兵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拟定了详细的计划,并结合军官调动和部分兵马调整,统筹安排各地军官集训的批次和报到时间,确保社首要求的集训人员全覆盖。
第一批参加轮训的,主要是宪曹系统的军法官。
杨喜最先到军营,帮张绍打下手,做了不少事。
参训的军法官见到忙进忙出的杨喜,都有些纳闷,得知其人已经外放为军法官更是好奇。
但众人在他这个社首曾经的“大秘”面前多少有些放不开,生怕言多必失,一不小心就被杨喜直接捅到社首那里。
倒是康达得知杨喜和自己走上了同一条战线颇为高兴。
杨喜幼年时随父亲杨老实在康家村住过数年,二人曾经都是最底层的穷苦人,物以类聚,从小到大关系一直都不错。
“喜子,你知不知道——”
康达许是兴奋过度,声音有些大,杨喜赶紧打断其人。
“达哥,我有字了,‘不忧’——社首赐的!”
“好,俺的不忧老弟!”
康达是个机灵人,知道自己刚才确实有些冒失,立即放低了音量。
“这次集训,是不是社首亲自上课?俺好久都没听说社首上过课了,好怀念啊!”
徐泽其实有跟部分官兵上过课,只是没到康达所在的部队上课而已。
现在的同舟社,已经不是当年在梁山和之罘湾闭门苦练内功的小打小闹了,治下地域越来越广,队伍越来越大。
几万人,聚在一起数量惊人,撒出去更是到处都是,徐泽便是三头六臂,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而且,同舟社的事务可不仅仅只有军事,军事只占其中不大的一部分,社首每天的行程安排有多忙,没人比杨喜更清楚。
“社首应该是要上课的,这么多中高级军官,社首不亲自讲课,谁敢讲?”
杨喜刚被外放,又协助张绍做集训前准备,是清楚轮训的具体细节的。
但在徐泽身边工作了几年,让他养成了谨言慎行的习惯,从不跟任何透露社首的任何私人信息。
康达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上面,随口问了一句,便将话题转到其他方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