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逆贼的下场(3/4)
,城内有依然热血上头的暴徒。
其人根本没胆这么做,反而要求李纲挽救即将覆亡的大宋江山。
李纲入殿请对不久,天子便下诏:
罢蔡懋,复李纲尚书右丞,充临京四壁守御使。
此诏一出,李纲便坐实了裹挟民意胁迫天子之罪。
其人如何敢受?再三固辞,皇帝却坚决不许。
好话歹话说了一大堆,赵桓总算让李纲放下包袱以江山社稷为重,接下了这副实在难以承受的重担。
受诏后,李纲立即随提心吊胆的内侍出东华门,向依然在等李相公复职的狂热民众宣读天子的诏谕。
虽然解散的亲征行营没有再组建,但李相公已经官复尚书右丞,还领了临京四壁守御使之职,继续掌控城中大军,“复李纲、救大宋”的任务便完成了一半。
一些人冷静下来,开始畏惧于朝廷接下来的清算,趁着没人注意赶紧开溜。
更多的人则还沉浸在挽救大宋危亡的自我感动中,暂时还不想走。
不过,民众的狂躁情绪好歹是退了几分。
而李纲已经复职,暴徒们再想闹事便没了借口。
天色渐晚,民众退走是迟早的事。
宣完诏谕,李纲便重新进宫再请入对。
这次奏对,赵桓和李纲君臣二人除了研究实际没什么好研究的临安城保卫战形势外,最主要的话题便是如何处置带头闹事的太学生。
在这个问题上,李纲旗帜鲜明,认为“太学生率众伏阙,意在生变,不可不治”。
并不是什么“攘外必先安内”,乃是于当前局势而言,挟民意以胁天子的太学生乃是肘腋之患,显然要比注定打不赢却行事有度的同军威胁优先度要更高。
大宋君臣虽然畏惧于大同正乾皇帝,开口伪帝闭口贼军。
但众人心里都明白,相对于口中高喊忠义行事却毫无底线的暴徒来说,正乾皇帝才是胸怀苍生一心革除天下积弊的真王者。
就算同军攻破了临安城灭了大宋王朝,以正乾皇帝的博大胸怀,大宋君臣可能有破家亡人之忧,却肯定不会被赶尽杀绝,延续血脉的希望绝对有。
甚至,只要放弃抵抗,积极配合大同帝国的社会改造,还能在新王朝生活无忧,后代子孙凭本事重新富贵也不是不可能。
但放任无法无天的太学生操纵民意,就不仅是亡大宋了,而是亡天下!
李纲才复职就请天子对“援助”自己的力量举起屠刀,既是再次与暴徒划清界限,也是真的恐惧于这种其人无法理解的狂暴力量。
无法无天的暴徒肯定是要严惩,但赵桓今天才被暴乱的民众吓破了胆,外面聚集的民众还没有完全退去,自是不敢在这个时候下旨抓人。
其人乃以“诸生心忧大宋,民众不知朝制”为由,暂时不治暴徒之罪。
不过,太学生陈东等人屡次三番妄议朝政,还相互串联,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负有管理之责的太学学官明显有渎职行为,必须先予以惩戒。
赵桓乃以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副贰官,协助祭酒主管监务)唐黄传不能约束诸生,待罪,诏答以速安本职。
其实,当街上的人群各自散去并逐渐冷静下来后,很多人便意识到自己参与了天大的祸事,当即就怂了。
不少太学生担心朝廷会事后清算,根本就没有回到太学,参与请愿的数百太学生“不告而去者大半”。
而天子惩处唐司业的诏令送达后,众学官也看清了朝廷的决心,当即以学规将之前上街请愿返回的太学生禁足。
这下,又捅了马蜂窝。
站在天子和朝廷的角度,陈东等人是裹挟民意的暴徒。
但在诸生眼中,这些勇于担当救亡图存的同窗却是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