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天命所归赵老九(2/4)
下诏求臣子进强国安邦之策。
汪伯彦趁机进献《京西边防十策》,颇合帝意。
赵桓乃进其龙图阁直学士、知蔡州。
年初,同军第五军由应天府一路向西,除了攻下了淮宁府,还有蔡、唐两州。
尽管蔡州被同军占领的时间相对要短一些,但以大同帝国的民政渗透手段,想要在战后彻底清除大同影响也没那么容易。
汪知州到任仅几个月,便能将州中事务理顺,还能在淮宁府投降同军的情况下勉强稳住治下军民,治政能力自不用问。
不过,其人更强的能力体现在观望风色上。
清野诏令送达蔡州后,汪伯彦便没有向郭旭这样严格落实。
而是命人召来治下的头面人物,直接以朝廷要求清野相告。
众大户当很快领会了知州老爷的意思,主动献纳钱粮若干买平安。
回去后,又各自随便防火烧掉几片荒坡,便算应付过去了。
而汪伯彦则拿出大户献纳的钱财一部分,用于犒赏麾下军卒以结士心。
其人虽是文官,却非常清楚乱世之中什么才是保命的根本。
不仅在大战开始后,以“准备勤王”之名牢牢抓住军权,还眼观六面耳听八方,时刻注意周边动态。
其中,就包括郾城县流民裹挟康王赵构南下的消息。
当晚在嘉应神祠外,因清野而失去家园的流民被王云的官腔惹怒,情绪失控杀死其人,却没有就此造反。
杀死朝廷官员的罪名非同小可,稍稍冷静下来的流民不得不面对如何善后的问题。
大宋毕竟是立国一百六十余年的王朝,祖祖辈辈的教化下来,“天命归赵氏”的观念早就深入人心。
即使这几年大宋接连吃了败仗,国土越来越小,颓势很明显。
但同军从没有打到郾城县,没有强烈的对比,任凭朝廷忽悠的乡野小民就算知道大宋确实不行了,也不可能知道这个不行的朝代什么时候会被灭掉。
毕竟,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谁又能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过多少代?
契丹人当年那么凶,都打到了开德府,最后不还是与大宋和平相处了一百多年?
这些流民上半年没有追随撤退的同军到大同,之前又眼睁睁地看着官府烧自己房子都不敢反抗,自然不可能在没有彻底逼到绝境的情况下造反。
先是有人提议请赵构起兵,众人响应康王勤王,如此既可以吃上皇粮避免饿死乡野的命运,又能将功赎罪防止日后被朝廷追究。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点不足为人道的小心思。
跟着身份尊崇的康王殿下起兵,普通人奔着不饿死的目标,领头之人却绝对少不了一个头领之职。
若是混得好,什么将军、元帅也不是没有可能。
富贵就在康王的身上,怎么能放走?
可惜,赵构不愿意起兵。
大宋还没有灭亡,其人也没有得到皇帝允许他勤王的诏令,他一个身份尴尬的亲王就这样起兵,与造反何异?
更何况,流民之前杀死王云的狂暴景象还历历在目。
此刻起兵,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不说,还会被这些流民控制从此身不由己。
康王宁死不从,流民不敢对其用强,又担心狠心如狼的知县郭老爷派兵来剿杀自己这帮人,便裹挟着赵构继续向南逃荒。
途中,因为有康王的名头,流民越聚越多,消息逐渐传到了郾城知县郭旭的耳中。
郭知县却没有派兵来追流民,一则是城中兵马本就不多,还不安稳;二则是这个莫名其妙出现在自己治下的康王身份存疑。
之前执行清野令已经将治下百姓给得罪老了,万一流民故意设伏,用一个可救可不救的亲王引县兵出城,然后杀县兵作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