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逃离(1/2)
“陛下!”
“陛下,不可!”
“为何不可?大石,你先说!”
“同舟社商队虽然行动可疑,但其原由也站得住脚,且臣与他们相处多日,并未发现有明显异常,随意派宫分军抓捕,彼辈乃异国之人,情急之下,定会拒捕,若有杀伤,恐伤陛下圣德。臣建议控制其行踪即可,若真有作奸犯科之举,再明正典刑不迟。”
“臣今日来见陛下,除了献书,更想举荐写这书的徐泽徐霞客。臣以为,此人有远志,还有能力,竟可统带一个商队数十人远行万里,不避生死,只为一起践行他的志向。这样的人,若能为陛下驱使,定可大用!”
“举荐?朕赐你官都不要,你尚且是一白身,有什么资格举荐?!枢密使,你又是为何要劝阻朕?”
萧奉先看了眼耶律大石,道“陛下,事关军机,臣请屏退无关人等。”
待耶律大石出帐后,萧奉先才郑重其事地问“陛下,可是要与女直和南朝两面同时开战?”
耶律延禧大惊失色,问“枢密使何出此言?”
“南朝立国后,与我朝数次交兵,虽互有胜负,然,我朝终究胜面更大,宋人实已被我朝打怕,所以,圣宗当年才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再增岁币。”
“南朝雄军百万,防备我朝南下或许有一战之力,但对外开拓实在泛善可陈,西夏党项人作乱百年,也未见南朝平灭,臣敢问陛下,若南朝真派细作北来,其用意何为?”
耶律延禧起身,焦躁踱步,好大一会,才问“枢密的意思,是说南朝并无北侵我朝之念?”
???
萧奉先差点被皇帝这个问题噎着,稍稍平复了心情,才接着说“臣听闻南朝太祖时,就设置了专门用于经略我朝的封桩库,现任首相宰相蔡京也是打着绍圣绍述,富国强兵的名义上位,南朝亡我之心不死,这点毋庸置疑。”
“但观南朝近些年所为,臣以为,其国君臣或许真有雄心,却也只有鼠胆,我朝未显露败绩之前,南朝定然不敢北望。”
耶律延禧没理清头绪,再度坐下,烦躁地问“那依你之见,南朝若在商队中混派细作,又是为了啥?”
“臣前些时日,曾命人遍查立国以来女直人有关记载,发现圣宗朝时,曾有宋人和女直人于海上偷易战马,后被朝廷察觉而断绝。虽然女直诸部均不承认有此事,但若论出海方便,只有紧挨金州的曷苏馆部有此条件。”
“曷苏馆部自太祖时南迁,其后多年不与生女直诸部联络,南朝当年即便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女直人的情报,肯定也语焉不详,且百余年过去,基本没有参考价值。臣断定,南朝若派细作北来,极有可能是想探查女直人的实力,用以评估我朝形势,以备朝政大略。”
“陛下,要是拿下这个商队,查无异常还好,若果真有细作,以南朝君臣鼠胆,定然百般抵赖,绝不会承认此事,其实不用担心。”
“臣担心的是,本朝一些亲王、大臣不顾大局,坚持以此为由,要求惩罚南朝,导致事态扩大,最终无法控制,若女直人再抓住时机反叛,朝廷就不得不两面开战了。”
“枢密言之有理!”
耶律延禧点头,旋即又问“如此,要如何处置这个商队?”
“严令边将不许放他们出境即可,商队若循规蹈矩,自不用处置,若其擅闯边关,则就地格杀,以绝后患!”
“好,枢密果真老成持国!”
……
“走了?他们去了哪里?”
耶律大石直到日暮时分才从皇帝处得令赶回,却发现商队已经离开,只留下自己的仆从还候在原地。
“去了南边,这是徐社首留下的信。”
耶律大石匆匆看完信,眉头紧皱,犹豫片刻,下定决心。
“我得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