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刺背(3/4)
庭绝对是凉凉。
对奥金涅茨个人而言,向盟军司令部靠拢明显更有保障。凭借俄罗斯帝国在联盟中地位,加上这次的政治站队,他最起码能够捞上一个盟军副司令的职务。
有了这层护身符在,他就是俄罗斯帝国在盟军司令部中最高层次的军官,只要沙皇政府还想要保持在盟军中的话语权,就只能捏造鼻子认了。
至于秋后算账,最多也不过是回国后要坐冷板凳。不可能更多了,要不然就是沙皇政府自己打自己的脸。
……
来自前线的刺背,尼古拉二世还没有收到消息,眼下他正忙着梳理内部问题。
事实上,政治斗争突然加剧,“沙皇的不信任”只是一个导火索,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改革”。
从19世纪末起,俄罗斯的工业体系逐渐得到完善,国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国内矛盾日渐加剧。
尤其是欧洲经济危机爆发后,农业出口遭受重创的俄罗斯帝国,出现了大量的农民破产,社会矛盾被激化。
面对这些情况,亚历山大三世晚年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开始对内进行改革。
很遗憾,不等成果出来亚历山大三世就见了上帝,刚刚继位的尼古拉二世被迫接过了继续改革的重担。
不管怎么改革,都少不了要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尼古拉二世的改革,自然也不会例外。
某种意义上来说,尼古拉二世之前遭受算计,也是改革带来的反噬之一。
……
放下了手中的文件,尼古拉二世不满的问道“地方自治局那帮家伙,还不知道满足么?”
尼古拉二世即位后,地方自治局县、州管理机关中的自由派,希望获得更大的自治权,以缓缓沙皇制度和民众之间的矛盾。
很明显缓和矛盾是假,想要更大的自治权,才是这些政治实力的根本目的。
谢尔盖·维特首相“是的,陛下。自治局代表们坚持要求开放全面自治,包括议会、选举、立法……”
不等谢尔盖·维特把话说完,尼古拉二世就忍不住训斥道“地方自治局的人又在胡思乱想了,想要参加国家行政管理,他们怎么不去和上帝要天国管理权?
我希望大家都知道,沙皇政府专制制度是不容动摇的,就如同我那不能令人忘怀的先父一样!
就算是要学习欧洲先进制度,我们学习奥地利就足够了,没有必要整天想东想西的。
要国家管理权、要自由,怎么不睁开眼睛看看,自由法兰西现在怎么样了?”
显然,有了正反面的现实例子在,尼古拉二世对自治代表说不的底气更足了。
不管自由派怎么甩锅,战败前的法兰西确实是欧洲最自由的国度。民众参政程度也是最高的,很多时候靠民间舆论都影响政府决策。
奈何正是因为这种自由,将法兰西的战车对准了中欧,最终引爆了欧陆战争,埋葬了牛逼哄哄的法兰西帝国。
相比之下,反倒是相对保守的奥地利,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
当然,让学习神圣罗马帝国,尼古拉二世也是万万不肯的,奥地利和神罗完全是两个概念。
神罗虽然也相对保守,但是下面的邦国、自治市、自治省,都有完全独立的自治权。
现在自治局代表要求的自治权,实际上也是神罗下属邦国的翻版,只不过少了一个君主。
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都是主体民族,语言历史政治文化大家都一样,又有近千年的邦国制度传统,本身就拥有足够的向心力。
俄罗斯帝国就不行了,主体民族占比仅仅只有四成,很多少数民族都受到了残酷压迫,对这个国家没有任何感情。
玩儿没有限度的自治,那就是在搞分裂。若是中央政府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