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瓜分世界(3)(1/3)
当蒙古人赖以为生的工具,不再是硬弓和弯刀,而是变成剪羊毛的见到的时候,他们自然也就失去了劫掠的能力。这算是大燕帝国为西方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
征服克烈人的过程类似,就是让他们主动或被动的学会了养绵羊、羊驼等经济牲口。
对森林地区的林木部的征服,却更加复杂。因为森林地形限制,林木部族虽然也能发展牧业,但不能以此为生。就好像女真人无法像蒙古人那样游牧一样,森林地形决定,半耕半牧有更高的效率。
因此大燕帝国管理林木部的北海都护府长期以来,一直在这里推广源自东北森林地带的插花田作业。这里的部族也先后完成半耕半牧化,尤其是林木四部的西部两部,斡亦剌部和黠嘎斯部,他们跟女真帝国以乌拉尔山为界,其实互相之间的交流始终没有中断。女真人的生产他们很容易学会和接受,只是森林部落的定居化,给西方民族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由于斡亦剌部和黠嘎斯部跟女真帝国紧邻,在政治上,他们就游走在大燕帝国和女真帝国之间,綦业之后继任的赵明信等首相,都不愿意在草原上用兵,默认了这些状态。因此西部林木部族经常参加女真人的西征,也从西方掠夺农奴,用奴隶劳动开发森林土地。但他们的规模和数量,跟女真人无法相提并论,农奴人口始终不到一半。
农奴劳动模式,只会让他们跟女真人走的更近,这是大燕朝廷无法接受的,更不可能让更西、更北的乌拉尔林木部族臣服。大燕帝国采用的是所谓的教化模式,教授的不是文字,而是技术。狼居胥府学,经过长达一二十年的研究,研究出了许多草原新技术。蒙古人,克烈人的绵羊、羊驼都是根据当地气候改良出来的品种。而给林木部的,则是狐狸、貂的养殖技术。
林木部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就是毛皮产业。寒冷森林的野生毛皮,质地优良,深受全世界的欢迎。但数量稀少,且捕猎的成本极高。森林里产的野生毛皮之所以优良,一方面是因为野生,最主要原因还是寒冷。寒冷地带生活的动物,自然会进化出丰厚的皮毛,而且身体会积累比热带更多的脂肪来帮他们度过寒冬,所以毛皮油色好。
于是狼居胥府学试图驯养一些高价值的动物,发现最合适的还是狐狸和貂,因为他们吃的较少,毛皮价格又高。建起围栏散养,模仿野生环境,让动物可以尽量活动,直接建在森林地带,气候就能让这些驯养动物跟野生动物经历一样的春夏秋冬。狐狸和貂的食物,主要是牛羊等牲口的下水,当地人的主要食物就是肉食,却不吃下水,跟他们不争食。
经过多年摸索,技术终于成熟并推广开来。人工饲养的狐狸和貂毛皮质量和价格,依然无法跟野生毛皮相比,可高手驯养的动物,质量已经很接近于野生动物。养殖终究比打猎容易,而且更容易大规模生产,保质保量。
在欧洲高烧不断的毛皮热下,林木部的毛皮养殖业迅速膨胀,并且通过森林商道持续出口。大燕帝国从蔑儿乞人手里继承了这条森林商道,继续维护。有一百多座屯堡作为驿道,一直延伸到波罗的海。
毛皮从东方通过小船、驮马运输到欧洲出口,回程则运回波罗的海地区的琥珀,两种物产都是高价值物产,足以弥补昂贵的森林运输。因此这条商道虽然运量不大,成本高昂,却始终能维持盈余,吸引了大量商人。
不过光是靠利益的吸引,很难让一个民族转变生存方式,至少不会那么快速的转变。当蒙古人能用强弓弯刀为他们得到丰厚的战利品的时候,他们绝不会放下弯刀拿起剪刀。
让他们迅速转变的原因,主要还是压力。
生存的压力。
一方面是军事上无法形成绝对优势,甚至开始越来越劣势。
两项科技带来的影响,是人类历史上,跟农耕文明博弈了数千年的游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