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世界(11)(1/3)
芬兰人形成的三大部落联盟中,居住在中部地区的哈梅人和东南地区的卡累利阿人,在这里的森林湖泊一带渔猎为生,当年都被蔑儿乞人征服。只有西南沿海地区的苏奥米人被瑞典人征服。
大燕帝国灭亡蔑儿乞人之后,对这一带林木部实施了直接管辖,但管理的很不正式,因为负责管理这一带的大燕帝国官员,甚至不住在寒冷的芬兰,而是直接住在但泽,正式身份是大燕帝国驻波罗的海大使,以前跟波罗的海联盟交涉,如今跟周边国家交涉,代表大燕帝国行使权力。
这样的情景表明,大燕帝国对于欧洲北方森林地区领土的管辖,极不重视。甚至有一些故事中,大燕帝国的开国武帝,四十岁之前都不知道他们在欧洲有领土,亲政之后,接见这一地区一些酋长的时候,还要翻看地图才知道他们住在哪里。
事实上也是如此,大燕帝国在整个欧洲北方,控制着东欧北部垄岗以北到北冰洋一带的土地,这一带地势低洼,河流蒸发量小,形成了大片湖泊和森林交替的地形,欧洲东北的大量原始渔猎民族居住在这里。
跟东亚大陆的渔猎民族不同,欧洲渔猎民族过的有些憋屈,因为他们是持续受到南方温暖地区的民族打击和入侵,芬兰人、波罗的海人、维京人都能北上欺负他们,科米人、萨米人、拉普人被迫一直向北迁移。
蔑儿乞人的入侵,终结了瑞典人早期北上的步伐,将他们北侵的步伐止步于南部。
大燕帝国时期,虽然没有跟这些国家爆发战争,也不太可能爆发战争。大燕帝国虽然统治了这里,但是却没有投入精力治理。仅仅是维持当年的蔑儿乞森林道,有一百多座屯堡串联起这条商道。但屯堡的保长,甚至都不是汉人,主要是周边的部族首领。但这些首领家族还算合格,因为林木部首领家族至少都已经经历过数代读书的背景,他们的子弟一定会去府学读书,然后从军十年,退伍之后直接就被命名为保长、都保长一类的乡官,管辖他们部族周边的一些屯堡。
这些有系统教育背景的部族乡官,水平保持在水准之上,工作也比较勤恳,极少贪腐,因为贪腐并不划算。他们作为乡官,主要收入是朝廷俸禄。富庶的大燕帝国,对于北方边地是有海量补贴的。作为边地乡官,他们主要工作是调节部族纠纷,维持商道畅通,处理简单的司法案件,复杂的则是记录并上交给北海都护府处理。
工作内容不多,但很复杂。他们过手的金钱非常少,贪墨土堡官仓里的财物或者敲诈勒索沿途商贾和部落,基本上不可能比大燕帝国高额补贴的边地俸禄得到的更高,所以大多数被罢免官员,往往是在调解纠纷中偏袒本部氏族,而不是因为贪腐或者渎职等。对于这些森林地区的乡官,为大燕帝国服务,是他们能得到的最优厚的职务,没人愿意轻易丢官,所以都还算敬业。
但也仅此而已,乡官足够敬业,却很难达到多么高效的治理。这条商道上,基本上就流通两种货物,来自森林地区的毛皮和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以此为生的人口非常稀少,数以百计的原始氏族,十来个部落联盟,没有一个超过万人的部族。总人口十来万,分散在广袤的森林地带,根本开发不出什么来。
所以大燕帝国对这一带的领土,主要是实施管辖,对当地部族倒是有好处,再也没人能欺负他们了。他们可以安心的在森林里养殖驯鹿,捕鱼打猎,换取刚好谋生的必需品,过着十分朴素的生活。他们之间的纠纷本来就不多,还有屯堡乡官依据法律进行调解,战争远离这片宁静的森林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
但如果大燕帝国有野心,他显然是可以在这里扩张的。卡累利阿地区,南方就是诺夫哥罗德,只要越过拉多加湖等森林湖泊地区,已经开发出来东欧平原就在向他们招手。按照法国人的理解,大燕帝国不可能不想在欧洲地区扩大影响力,要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