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张叔夜的担忧(1/2)
“走了,都离开村里了,听说大宋朝廷的平叛大军,马上就要打到这里来了,村里面年轻一点的,能跑的动的都跑了,剩下一些像小老儿这样子的老头子和老太婆,舍不得这一点家业,也不想拖累了年轻人,留了下来看家。”小老头子叹了口气说道。
“朝廷的平叛大军是过来平叛的,大家不是应该高兴才对吗?为何反而还要跑到叛军那边去呢?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张伯奋感觉很不可思议的说道。
“你们是朝廷派来的人?”小老头心里一惊,猛的站了起来往后退了几步之后才小心谨慎的样子问道,两眼还扫视了一下四周,担心有人看到。
“家父正是朝廷平叛大军的指挥使,奉了童枢密兼两浙路宣抚所之命,前往杭州城,招降张家军的。”张伯奋义正言辞的说道。
老人家虽然不知道,指挥使的官位到底有多大,但也知道定然不会小,一时吓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颤抖着跪下了,向着两人磕头。
“小老儿不知道两位将军是朝廷派来的人,刚才多有得罪,还望两位将军恕罪。”
“老人家快快请起,本官还有些事情要问你。”张叔夜连忙将小老头扶了起来。
经过了一番交谈了解之后,张叔夜父子的心情都比较沉重,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反贼都知道这个道理。
而朝廷这些年来,在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高俅等人的专权下,这些人朝庙之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荒淫无度、排除异己,私下滥使职权以鱼肉百姓为乐,将民间弄得乌烟瘴气,满目涂炭,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这一次两浙路义军突起的罪魁祸首。
在这些奸臣当道的情况下,朝廷已经渐渐的失去了民心,弄得天怒人怨。
蔡京挑起了花石纲,朱勔在江南巧取豪夺,弄得民不聊生,这才有了方腊谋反,短短时间便聚集了几十万百姓加入。
这才不过几年,朝廷为了向金国赎回燕山府和云中府,又不断的加税,逼得百姓没了活路,再次的聚众谋反。
张叔夜历任过海州知州,济州知府,青州知府,对民间疾苦知之甚深,也有不少作为,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
可他以前并不知道,两浙路的老百姓,会过得如此辛苦,而官员们又只知道一味的巧取豪夺,虽然朝廷要负很大的责任,但身为两浙路的地方官员,显然也要负很大的责任。
他们为了所谓的政绩,为了升官发财,联合朝廷的权贵们,一味的欺上瞒下,让陛下成了聋子,根本不知道下面的情况,才造成了现在的样子。
张叔夜固然是一个好官,愛民如子,但他也是一个忠君之臣,所以他不会怪罪到皇帝身上,只会认为是奸臣蒙蔽了陛下。
原本张叔夜以为,招降张家军,或打败张家军,收复杭州,并不会很难,也用不了很长的时间。
但现在他已经不这么认为了,看杭州的百姓们的样子,朝廷大军进入杭州境内后,杭州的百姓心里,恐怕会一心向着叛军,而不是朝廷派来平叛的大军了。
其它州县的义军虽多,但却非常散乱,各自为政,占领了州县之后,也不懂经营民生,只知道向当地百姓索要,甚至硬抢,不仅抢钱抢粮食,看到漂亮的女人也抢。
与其说他们是义军,还不如说他们是一帮土匪。
百姓们虽然对朝廷没有什么好感,但对于这些所谓的义军,也非常的怨恨,更谈不上什么好感了。当朝廷大军前来平叛之后,虽然不是很积极的帮助朝廷大军,但至少也不会添乱。
可是杭州这边就不一样了,自从张家军占领了杭州城后,张家军就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不断的释放善意,帮助百姓们,保护百姓们,救济那些穷苦的百姓们。
又拿出粮食救济那些流民,对他们进行妥善的安置,或分给他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