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不得已的谋反(1/3)
东宫。
太子李承乾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来回渡步,嘴里不知道“这该怎么办?这该如何是好?孤都说了,父皇已经让我监国,还将魏王带在身旁。这已经站在我这边了,哪里需要谋反?这下好了,你说怎么收场?怎么收场?”
他现在是悔不当初,肠子都悔紫了,青的发紫。
李承乾这一世比历史上更加悲催。
历史上只有一个李泰,不住的给他压力,让他觉得自己不得不铤而走险。
现在多了一个李元瑷,李元瑷不知什么原因,掌握了他所有的把柄。尽管当初说好了,彼此再无瓜葛。但是要命的把柄握在别人手上,李承乾哪里睡得着,那一封“废太子疏”,天晓得让他多少个夜晚让梦魇惊醒。
受这两股压力,李承乾对于自己太子的前途更加惶恐。
他已经多次监国,享受过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实在不愿意就是放弃。
故而这一次他比历史上更加早的做了最坏打算逼宫谋反。
昔年他的父亲不就是一边清除隐太子李建成,一边挟持先皇坐稳了江山?
有例在此,李承乾觉得自己也可效仿行事。
他暗自拉拢了李元昌、侯君集、李佑加上杜荷等等心腹。
尤其是侯君集的加入,让李承乾觉得如虎添翼。
李靖韬光养晦,早已闭门不出,侯君集不论资历还是战功都一骑绝尘,是庙堂上军方第一人。
李承乾背地里一点一点的凝聚实力,他万万想不到自己的父皇会在这个关头,义无反顾的站在他这边。直接让他监国,掌握君王的权力,以实际行动告诫所有心怀不轨之人,让他们睁大眼睛看清楚,大唐未来的掌舵人,唯有一个。
李承乾得到李世民如此支持,心底极其愧疚。就觉得自己太子之位比想象中的稳妥,何必冒险造反?
因为这一支持,李承乾打起了退堂鼓。
侯君集这里却不干了。
侯君集有着仅次于李靖、李世民,与李绩相差无几的军事才华,但他的性格自私到极致。
李世民最是爱才,侯君集加入李唐的时候是个毫无建树的浮夸少年,是李世民看出了他的才华,破格提拔之余,还让李靖传授他兵法,以国士待之。
然侯君集却看不到这些,他只知道自己立了大功,李世民不讲情面的将他下了大狱。
一百次的恩,敌不过这一次的恨。
侯君集看到的不是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器重,而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李世民竟然离开了守备深严的皇宫,到灞水山庄避暑去了。
灞水山庄只有一千五的护卫,侯君集相信只要有两千人,自己亲自带队,展开出其不意的袭击,不要一个晚上就能擒李世民于跟前。
也是因为对方是昔年赫赫有名的天策上将李世民,换做其他人,给他五百人,他都敢出击。
李承乾、侯君集因此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李承乾在军略上毫无建树,注定了他控制不了侯君集这样的悍将。
侯君集为人桀骜,根本就不见李承乾看在眼里,一意孤行。
李承乾不想谋反了,这巩固了太子位,还谋反个锤子!
侯君集不想等到十几二十年后,面对一个病榻上的李世民,告诉他你不应该将我下狱。
归根究底,侯君集根本就没有忠于李承乾的意思,他就是为了报复李世民。
而且侯君集要比李承乾看得更远一些,他知道李承乾的斤两,更清楚李世民的可怕。
不抓住这个机会,侯君集不觉得老天爷会给他们第二次这么好的机会。
侯君集用兵不像李靖、李绩那样统筹全局,算来算去。更加倾向霍去病这样的,机会主义者。逮着机会,就如饿狼疯狗一样,死咬着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