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未来充满希望,偷偷地改变世界。(二合一)(3/4)
“买她的人我追究不了,因为当初买家钱不够,是她把藏在鞋底儿的钱拿出来,凑够的!”
“……”
“她现在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三十多个贫困孩子的老师,唯一的老师,你确定要我带她回家?”
“……”
大帅帅红了眼,哽咽地问道:“凭……凭什么?”
赵宋咬着牙回答:“穷!”
“……”
“拐她的人我正在找,但是时间太久,线索也很少,所以希望渺茫,“赵宋眼睛冰冷地陈述着,”不过当初禁闭、凌辱她的矿场,被我带人封了三天,你想知道三天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大帅帅连忙摇头,他离黑暗很远,更拒绝接触黑暗。
然而赵宋并未放过他,继续说道:“因为穷,还因为见不得人,买她的地方排斥外来人,遇事都一村子人上,我拉了五辆大巴的武鸣保安,才把村里话事人的家都拆了,当地干部也追究了责任,嗯……警告处分。”
个体命运的无力只能通过荒诞的自我建设完成救赎。而对宏大社会问题的探讨,却会被暴力阻扰。要知道,在那个女人的背后,是无数个人与家庭的悲剧!
赵宋的报复除了个人宣泄,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大帅帅没有反应,只是嘴里不停地嘀咕着,“凭什么~”
“凭他们穷!”赵宋再次用冰冷的语气回答。
大帅帅颓然低头,喃喃地说道:“我那里其实也有这样的村子,赵宋你说啊~这样的事情什么时候是个头?”
“脱贫?提高全民素质?摆脱封建思想?我不知道,大帅帅,我同情你同事姐姐的苦难,也以个人之力为她做了报复,但是其他人呢?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在大方向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为了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其中因为个人私欲造成的人间悲据,却是让我们无可奈何的。“
大帅帅茫然四顾,眼前的一切都和他们在谈论的事情毫不沾边,让他此刻的内心里充满着荒谬。
想想同事姐姐的遭遇,又想到‘家里’苦难的环境,再和特斯拉中心一对比,大帅帅在心里突然升起一丝矛盾。
“‘我们’……还有希望吗?”
这个‘我们’不包括赵宋,大帅帅说者无心,赵宋却听得出来。
阶级、层次、圈子……无论我们怎么去否定、忽视它们,但它们却一直存在!
但他说的希望,又是什么呢?
赵宋嘲讽地笑了笑:
“我不知道。不过我在某位领导的案头上看过一句话,或许是有关国家发展思想的:
要倍加关注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人权保障、产权保护、安定有序、环境良好的美好向往,以满足人民对美好法治生活的向往为宗旨;就是要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各方面。”
“大帅帅,我生于安乐,从未有过你这样的经历。
我不知道你说的希望是什么,我只能试着回答你:
当有一天,我们的党和国家把‘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变为‘一切以中国人民为中心’的时候,将会充满希望!
我相信那一天会到来。
到时候,或许也是所有像我这样‘为富不仁’的广大资本家的……
末路!“
(18大明确确定该发展思想)
赵宋‘高大上’的回答让大帅帅有点蒙,他刚才内心的矛盾其实是自我怀疑,用同样‘高大上’的描述,就是对某一阶级、群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