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季汉长存 > 第一百七十章 奴与民

第一百七十章 奴与民(1/2)

目录

回到县衙,李澈唤来了韩浩与叶蛰,询问起邯郸的人口和土地。

叶蛰从袖中掏出竹简,一板一眼的答道“回禀县君,经过初步的勘察,县中如今共有民九千三百户,约五万口,各类田地共七十万亩。”

李澈诧异道“人口竟已不足万户?”

人口万户是个分水岭,大于万户的县是大县,置千石县令;小于万户的则是小县,置三百石或四百石的县长。

若是承平之时,勘验人口,李澈头上的冠梁马上就得去掉一根。

叶蛰苦笑道“这个……实际人口自然是不止的。”

“本侯不是让你们把那些奴契全部撕毁吗?”从邯郸氏等大族手中换来的奴契被李澈下令划归为民,只是这些人连续三年的田租会变成五税一。

看似是重税,实则脱离奴隶身份后直接缴税给官府,这些百姓的收入还要高不少。

“有很多百姓……并不想去除奴籍。”

李澈一怔,旋即眼睛眯起,淡淡的道“背后有人推手?”

“不止如此,而是民籍除了身份之外,确实没有奴籍的日子好过。”

荒谬至极的话语,却让李澈无言以对。按照一般的历史划分,中国自秦朝以后便进入了封建社会,然而奴隶制度事实上还一直存在。

这些奴隶没有尊严、身份、自由,依附于主人家的存在,《汉律》奴不可告主,主死后无继承人,方可复籍为庶人,其身份地位和财产基本无二。

虽说地位上较之先秦的奴隶要高上不少,但显然还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然而在王朝末年,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奴隶,其生活竟然被普通庶民向往,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

但也是大环境之下的必然,东汉后期连年的气候灾害,腐败的官僚政治,宦官与豪强家族的鱼肉乡里,皇帝贪图享乐而追加的税收等等,这种种重担已经将普通百姓压得喘不过气了。

如中平二年,方才平定黄巾之乱,正当是修养生息之时,汉灵帝刘宏竟然下旨要求天下人按照田亩,每亩地要交十钱税,来为他修建宫室。

这个数目看似不多,但以普通的自耕农家庭来说,一户五人,两名壮年男子,大约有七十亩到百亩的可耕之地,这是比较理想的情况。

这样的家庭,便需要交上去至少七百钱,而这相当于硬生生的为全家人增加了一年的算钱,在大乱之后,民生凋敝之时,可想而知这是多么恐怖的负担。

再加上地方官员的传统艺能苛捐杂税,小自耕农纷纷被逼上了绝路,钱不够缴税,便只能拿地来抵押,失去地以后倒是不用交田租了,可人头税却没办法避免,总不能摘了自己的头。

无路可走之下,便纷纷卖身为奴,成为奴隶没了自由、身份、地位、尊严,什么都没有了,但至少能活下去,也不用再交各种苛捐杂税,主人家会把他们当牛马使唤,但至少还是有些烂草能吃。

“本侯不是说了,除了朝廷规定的田租与算钱,县衙不会收取任何其他杂项税收,你们没跟他们讲明白?”若非权限不够,李澈连算钱都不想收了。

王朝末年,物价暴涨,收算钱既是折腾民众,也是折腾官府。乱世养民最好的办法便是只收实物,留足口粮后收归官府,等到天下承平后再与民休养生息。

例如曹魏的屯田之法,民屯便是只收田租,却是高达四成的税率,而若使用朝廷的耕牛,则升为六成税率。

这种税率下,民众却还能稳定生活下去,东汉末年的各项苛捐杂税有多恐怖也是可见一斑了。

见叶蛰一脸为难,韩浩踏前一步,叹道“回禀县君,百姓……不相信县衙的话啊。

而且确实有人在背后散布谣言,言称董卓毁坏了雒阳城,朝廷要重修雒阳,便要加征各项税收;还有说黑山贼很快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再混娱乐圈就打死你 灰色 前任难撩 宋时风流 生态回溯 拿下总裁的女人 联盟之脚本adc 病娇先生请住手 小农女大当家 普普通通大师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