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垂衣端拱浑闲事(2/7)
……
在龙潭镇休息一天,第二日雇了马车向南京赶去。十几辆马车离开龙潭后,沿途景色慢慢变化,两侧农田中植满桑树和水稻。
四月正在长江中下游种植水稻的时候,田中绿油油的一片煞是好看。桑树林中无数的农人正在采摘桑叶,在这些经济作物中也夹杂着少量的稻田。
除了这几样主要的农作物之外,又见缝插针的在田埂等处种了许多水果,最多的是桃树,果实挂满枝头,显得有些青涩,桃子还不到成熟季节。
这里到底是富庶的江南,沿途所见百姓大多衣衫不俗,而且路上行走的女子也比北方多,不少人还大胆的打量他们,或许是经济上宽裕,百姓看着比北方多了一种自信的神采。
朱厚炜和太子哥哥、还有从当护卫的马三炮同乘一车,朱厚照看了一段路,转头对朱厚炜问道“二弟,你看,这一路上田里怎么这么多绿油油的小树苗,不知道种的是什么?”
朱厚炜看了看笑道“大哥,种的都是棉花。”
“棉花?”朱厚照有些??异,又看了几眼,说道,”为何江南种棉桑如此之多?难道不怕饿肚子吗?”
“都是利益驱使的呀!因为种棉花比种粮食挣的大,所以很多老百姓就把田荒废了种棉桑。”
“那岂不是会影响粮食产量?”
“呵呵,的确如此。这里的人现在都是从两广买粮食。应天附近还算少的,松江、湖州、嘉兴等地更有过之,江南得机枢之利,升斗小民以蚕桑丝绵得利,远超种田,是以人人舍本逐末,原本的产粮重地,如今自给尚不足十一,余者皆需湖广江西运来,每到两季收熟,各条河上粮船不绝于途。”
“这样下去如何得了?朝廷必须下令制止这种行为。”
“没有用的,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这经济上的问题,靠一纸公文根本管不了。不要说别的地方。山东其他地区,实际也相差不多,大哥未去过衮州和东昌,那里同样遍种棉花,得利确实远超麦粟,于一家一户一村一寨可如此。
登莱如今有上百万百姓,却不可如此,所以小弟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让本地农民能获得更高的利益。这个就叫粮食补贴。北地今年愈加天旱少雨,饥荒一来,这棉花也吃不得,到时再仰食于商贾,非智者所为。”
“唔,你的方法好是好,可朝廷不像你这样财大气粗,没有这么大的本钱做呀!”
“其实不必这么麻烦,朝廷也有办法,只不过没人有这个远见。”
“哦,说来听听。”
“其实很简单,大哥去年从伊犁回来,你没有注意到那边的气候吗?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其实就是伊犁和哈密,唯一的难度,就是距离太远,人口稀少。最好的办法是在当地办厂,直接运输过来成品。我现在搞了个棉纺厂,发展海运。
天竺就是这个世界上棉花种植最多的地方,我用瓷器丝绸去换取这些棉花回来,就是为了挤压江南的棉布利润。一旦无利可图,这边自然而然,就会减少棉田的数量。农民也会开始种粮。”
朱厚照点点头,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又摇摇头说道“这样恐怕也会出问题。那些小农的棉花一旦卖不出去,很可能会破产,甚至导致土地兼并。会出大乱子的。“
朱厚炜有些意外,他侧头看着自己的大哥。上下打量的几眼,口中啧啧称奇“没想到大哥深谋远虑,竟然能想到这一层。”
朱厚照傲然一笑,自诩道“你以为大哥只会打打杀杀?其实大哥心里都有数。你说说,我说得在不在理,会不会引起动乱?”
“的确如此。”朱厚炜冲着大哥翘起了大拇指,然后话锋一转,说道,“其实这是好事啊!”
“啥?这还是好事。”朱厚照不解。
“大哥呀!你也不想想,哈密、伊犁不正好缺人吗?这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