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倾城(5/6)
愿明日就要实现,自己终于要嫁给那个钟爱的男人,她就觉得很羞涩。
当年鼓起勇气表白的模样还历历在目,一晃多年过去,到了今日也终于修成正果了。
“娘子,娘子。”
丫鬟从中庭一路跑过来,气喘吁吁地冲入了秦罗敷的闺房。
宋朝以前,奴仆称呼主人的儿女,儿子一般称为阿郎、少郎、郎君,女儿或者主人的老婆乃至于任何青年女子,都可以称为娘子。
这个称呼习惯,一直要到明清时期,才慢慢变成老爷、夫人、少爷、小姐这类大众熟知的称谓。
秦罗敷听到外面丫头的声音,就对外面喊了句“怎么了阿翠?”
“外婿进府了,在探望家主。”
叫阿翠的侍女进门后就指着自己的身后喊道“今日似是又来送纳征的,过会儿就要走了。”
由于婚礼前男女双方不会见面,所以今日纳征,蔡氏只是跟秦罗敷提了一句,但却让她不准出去看,因为这是礼仪规定。
可秦罗敷听到陈暮已经来了,立即撒腿就跑,结果才刚到院外,就被府里的嬷嬷拦住。
“娘子,可不能出去呀,按照礼仪,要等到明日黄昏之时,新婿乘坐墨车,上门亲迎,执雁于家庙祭拜之后,你才能穿着礼服走上新婿的马车,跟着新婿回家,你现在不能与他见面,否则坏了礼,家主会责怪我的。”
门外的嬷嬷其实也兼职女师的职务,汉朝结婚女方都会陪同一位女师进行指导礼仪,比如哪里需要拜,哪里有别的特殊礼,有哪些特定的手势、动作、仪式,都需要女师教导。
男方那边也会有一个男师,在古代你可以把这两个人称为赞礼官或者礼仪师,往往由年纪比较大的老媪以及长者担任,负责新人礼仪,在后世相当于婚礼司仪。
当时规矩繁多,像结婚之前就有很多规矩,陈暮进秦家大门送纳征之礼,也有很多礼仪,比如主人要大摆宴席,宴席位置都有严格规定,宾客每进门,宾主都要相揖行礼,从大门口一路行礼到堂前阶下,最后谦让三番,主人与宾一同登堂,才能开席。
所以不是女师不想放秦罗敷出去,而是实在没办法。
秦罗敷听了女师的话后,有些失望,但她并不像为难女师,便只好点点头,有些失落地道“我知道了。”
其实罗敷也已经两年没有见陈暮了,朝思暮想的郎君就在前院,却不得见,令人想断了心肠。
一旁的丫鬟见她闷闷不乐,便上前开导道“娘子别急嘛,明天你就能见到新婿了。”
“我知道,可是我好想他。”
罗敷精致的小脸上微微泛起愁意,低声道“好想好想他。”
丫鬟看她的样子,好生安慰了几句,却看到秦罗敷一言不发地往不远处围墙脚下的一处假山走去,不由纳闷不已,喊道“娘子,你去哪儿啊。”
“我要爬上去。”
秦罗敷指着那假山道“也许站在上面,我能看到他。”
“可是中厅离得很远呢。”
“我不管。”
“娘子,快下来,危险。”
丫鬟都有些着急了,看到秦罗敷已经开始在往假山上爬。
可她爬得飞快,丫鬟在下面干着急也没办法。
只片刻,秦罗敷就爬到了假山石上,笔挺着身子,前倾伏着围墙,探出了头。
也许他也想见我呢?
秦罗敷伸长了脖子,像是一只长颈鹿一样四处观望。
但让她失望了,后院离中厅确实很远,除了层层叠叠的院落和连绵的楼阁以外,她什么也看不到。
“新”
就在这个时候,罗敷忽然听见了丫鬟说了个新字。
正欲回头,却听到身下有人说“罗敷。”
是个男人的声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