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对策(3/5)
可。
而现在内阁首辅以及多名一等录事尚书都有批阅权力,小事基本由他们做主,大事才由刘备拿主意。
所以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就自然不会出现在刘备桌案上,无形中少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听到陈暮过来,刘备让王植去迎接。
等陈暮进了西宫内殿的门后,刘备笑着说道:“四弟,怎么了?”
陈暮扬了扬手中的公文说道:“大哥,马超和孙策反了。”
刘备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皱起眉头道:“这两人真不拿自己的父母族人性命当一回事的吗?”谷糕
马家二百多口人,孙家也有一百多口,现在全部搬到洛阳,身家性命都在刘备手上。
当初陈暮说的时候,刘备还不信,现在却是没想到陈暮再次一语成谶了。
陈暮坐在刘备下手的一张蒲席上,将公文递给王植示意他呈递上去,微笑着说道:“马氏盛于西凉,西凉人民风彪悍,崇尚武力,忠君思想观念淡薄,想独立做军阀,也是理所当然。”
刘备来了兴趣,问道:“四弟向来主张透过细节观察本质,看来对于此事早已经分析过了,不妨说说为何马腾在洛阳,马超还是想要造反?”
“原因很简单。”
陈暮笑着说道:“马腾是想拥兵自固。”
“拥兵自固?”
“不错。”
“当年始皇派屠睢领五十万大军征讨百越,屠睢中伏身亡,赵佗任嚣接任,一统岭南。后来天下大乱,二人割据一方,自立一国,马腾韩遂孙策等人,也是这么想的。”
“就凭他们也想自立一国?”
刘备大怒。
现在可不是当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的时代。
秦朝破六国之后,已经初步形成了统一格局。又经过大汉四百年奠基,大一统的共识早已经深入人心。
几百年下来,除了经常嚷嚷燕人张翼德在此的张飞以外,其余七国旧地,已很少如此自称。
因此在当时的汉人看来,统一是趋势,搞分裂不可取。
然而陈暮倒是知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谈秦朝统一之前,单说统一之后,也是分多合少。
除了四百年大汉以外,三国分裂了百多年,晋朝短暂统一,没多久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然后是南北朝数百年,唐朝看似大一统,但也就前期统一,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纷纷割据自立,中央朝廷政令一纸空文。
五代十国和两宋就不用多说,就没统一过。一直到元明清,才出现三个大一统王朝,不再有长时间的割据。
所以一旦中央朝廷的军事实力不足,出现朝廷难以掌控地方,各路军阀四处割据的局面,那么分裂自然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而面对刘备的不满,陈暮倒是没必要跟着他不满,只是说道:“大哥也不必为此恼怒,我招马腾孙坚进京,就是早已经知道他们的想法,有了对策。”
刘备转怒为喜道:“我就知道四弟早有谋略,快快说来。”
陈暮便说道:“孙策弃了豫州,南下去了江东,这从表面上看是一招好棋。因为它逃脱了曾经与曹操互相不信任的桎梏,双方就可以从容地联合在一起,但实际上依旧是中了我的计策。”
“这又是什么计策?”
刘备诧异。
陈暮说道:“很简单,孙策南下直奔江东,可曹操好不容易拿下了丹阳郡正常情况下,曹操绝对不会把丹阳让出去,所以孙策只能拿豫州和曹操换。”
“嗯。”
刘备点点头,此事他自然知道。
陈暮又道:“但问题是孙氏经营豫州已经十余年,根深蒂固,孙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