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抄家(2/4)
陈皇帝还真是大方,杀子杀侄之仇不报,反倒要封伯正为异姓郡王。”
“且不说韩、陈之间仇怨已经不可化解,你觉得以伯正如今的实力,他会去做陈国的淮南王?”
孔台拱手恭敬言道“五兄也说这是朝廷的缓兵之计,他还说,朝廷已经与周国罢战言和,江陵、江夏之中军已先后归都,不过旬日便要兵进三吴。”
“伯正如今的局面,看似炽烈,实则已经危机四伏,若不归顺朝廷,祸事恐怕不远,他是大兄的女婿,若他兵败被诛,我孔氏也难免要受牵连。”
“五兄昨日前来,便是想要劝说大兄弃暗投明,只要大兄能使会稽重归朝廷治下,朝廷可晋封大兄为东扬州刺史,官居三品!”
不待孔合相问,孔台便将孔奂的来意详细说明,孔合闻听此言,却是一声冷笑“当真是打的好主意!”
“以我看来,这孔奂不是为孔氏着想,他是想拉着孔氏为陈国陪葬!”
如今的形势,孔合心里是一清二楚,抛开韩端是孔家的女婿不提,只从站队来说,孔合也觉得韩端胜出的机率要大得多。
吴郡四姓之所以落得今日这般下场,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韩端的底细。
在他们看来,韩端以弱冠之龄起兵席卷三吴,看似声势比以前的各郡豪强叛乱更为浩大,但韩氏一介寒门孺子,威望底蕴全无,人心不服,即使暂时占了上风,最终也必然会烟消云散。
吴地世家豪强有这种看法并不奇怪,因为他们对韩端以及韩家军的了解都只是道闻途说。
而孔合却是韩端的老丈人,哪会不清楚自家女婿有多少家底?
“大兄何出此言?五兄这些年在都中为官,与族中兄弟子侄确实生疏,但你说他想害孔氏,我觉得言过其实了些。”
孔台慌忙为孔奂辩解,然而孔合看在眼里,却突然开口问道“他许了你什么好处?”
孔台脱口而出“五兄承诺事成之后,让我任会稽太守……”
说到这儿,他才觉得有些失言,连忙闭上了嘴。
但孔合却已经将他的心思看了个通透。
沉默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开口对孔台说道“伯正起兵,别家可以犹豫观望、待价而沽,甚至如吴郡四姓一般与官府联手与其相抗。”
“但我家却是不能!”
“为何不能?五兄可是说了,若我家能弃暗投明,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幼稚!孔奂欺你之言,你也相信?”
孔合指着孔台训斥道“从伯正起兵那一日起,我山阴孔氏便与其站在了同一条船上,两家共进同退,荣辱与共,更何况当初还是我亲自去淮南将他请回来的!”
南朝对待谋反者,一向是施行斩尽杀绝的政策,虽不至于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但三族之中与其亲近者却免不了要受牵连,因此孔合才说,韩端一起兵,两家便站到了一条船上。
但孔台却并不这样想。
以前韩端未归之时,他在县中担任贼曹史,一年轻轻松松赚二三十万钱,而且在县中也是有头有面,谁知韩端一回来,孔合任了郡丞,却反而令他辞去了职事,归家赋闲。
没有占到半分好处,反而因此丢官罢职,他心里如何能不怨愤?
但若不说服孔合,不能依靠宗族之力,只他一人,却又如何能够成事?
孔台低头沉吟了一会,突地抬起头来说道“大兄,伯正年幼,在郡中又无名望,之所以能有今日这番局面,全靠钱帛驱使麾下将士。”
“以利驱之,利尽则散,即便暂时不散,时日一久,也难免要分崩离析。”
“伯正屠吴郡四姓,使得吴地世家豪强人心惶惶,只是迫于兵威才不敢轻举妄动,但朝廷大军一至,彼等必然会与官军勾连,以伯正十数万流民军,如何能与之抗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