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1/2)
突如其来的声音和冷酷无情的话让安静的朝堂炸开了锅,赵祯皱眉望去,一个从六品的官员出班侃侃而谈“蔡伯俙之言其心可诛,四民之论乃是天地纲常,岂能一视同仁?如此一来岂不是没了上下尊卑?试问没了尊卑礼法,我大宋礼制何在!”
这番言论瞬间得到了群臣的赞同。
没错,士农工商,士人排在最前面就是因为他们所倡导的儒家四民论,如果官家真的采纳了蔡伯俙的理论,那士大夫的特权就会消失。
既然士农工商一律平等,是否要把士大夫享有的特权也均分给其他三民?
无论是什么人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时候都不会坐视不管,本打算回去上疏的杜衍出班附和道“董御史所言甚是,我大宋以孝以礼治天下,四民同列岂不是无礼而治下?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文武百官仿佛约好了一般同时出班启奏,两府的相公们见了微微皱眉,但是这时候却不能再沉默不语了。
王曾,鲁宗道二人对视一眼微微摇头跟随着出班附和,剩下的相公们见状也只能随大流了,毕竟谁也不想得罪所有的同僚,丁谓不想,夏竦也不想……
赵祯的计划还是落空了,但这也在他的预想之中,现在就提高商人和匠人的地位确实为时尚早,可今天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最少让四民平等的说法出现在了大宋。
赵祯相信只要假以时日,商人和工匠的地位得到提高,早晚有一天四民平等的局面会出现。
清了清嗓子,赵祯开口道“既然如此,那朕便准奏,四民者依旧是士农工商,大宋的所有百姓都要划归其列,和尚与道士暂且不算四民,道门由户部挑选精通道学之人与道门掌教玄玄子共同管理,佛门划归方外之人按照化外之民管束,夏竦朕听说你擅长佛理,不如你选人才组建昭玄寺专门管理佛门事物,包括税收,劳役和度牒考核!”
夏竦想都不想的便出班道“臣遵旨!”
王曾岂能不知这是陛下最后的底线,对丁谓使了个眼色,两人便齐齐的出班道“陛下圣明!”
剩下的群臣自然跟着附和,谁也不好一而再的反对官家。
赵祯其实做好了两手准备,要么四民论被朝臣所接受,这样对付起佛道两门便轻松的无以复加,要么舍弃四民论,再提出道门和佛门不算在四民之列的话,这样谁还好反对?
一个是达到目标,一个是超出目标,对赵祯来说都是进步没有损失。
唯一倒霉的就是佛门……还有作为出头鸟的蔡伯俙。
赵祯拟定的昭玄寺,是重开北朝旧例,这其中的寓意不少人都知晓。
北魏太武帝时发生毁佛法难,继之文成帝则下诏复兴佛教开设昭玄寺。
可大宋的昭玄寺定然是与北朝的不同,文成帝是为了复兴佛教才开设昭玄寺的,而官家怕是为了打压佛教才重新开设。
官家对待道门和佛门的态度完全不同,一个是掌教和官员配合管理,一个是身为参知政事的夏竦自行挑选官员管理。
两者之间的区别高下立见,谁不知道夏竦的手段?他虽然政绩斐然,但却不择手段,襄州大饥,身为知州的他为了筹集粮食赈济灾民,不惜威胁并强收大户人家里的粮食,导致许多大户人家被被饥民冲击死伤惨重。
但他毕竟是救活了数十万的饥民,这也使得朝廷不好随意处置他,虽然是好事,可手段过重。
更让众人所不齿的是他夏竦为了向上爬不惜做墙头草,为朝中官员所厌恶,可这一切在赵祯眼中却是一个办实事,背黑锅的好手下否则也不会给他参知政事的位置。
随时用随时取再好不过,反正他夏竦的名声本就不好,甚至连丁谓都不如。
夏竦这个人的好处也是毋庸置疑的,玲珑心的他总是能揣摩出赵祯的意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