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最苦最累的活(3/4)
工切入比较好,同时可以和投资的芯片设计公司形成业务协同,逐步发展成为第一类公司。
邓锋继续道:“你在应用端有家电,有手机,有汽车,这些产业可以给投资的芯片设计公司提供订单,设计公司再把订单交付给芯片代工厂,一条初具雏形的产业链就打通了。
同时,应用端还可以通过大量销售的产品,检测、调试、培养、提高整条芯片产业链水平。”
“好,我明白了,原则上我是同意的,但是人才……”
邓锋笑着说:“去中芯国际挖,如果他们这次被台积电打成重伤,复兴民族科技大业的重任就要落到你们复兴工业集团身上了。”
夏景行笑了一下,他这个复兴可是真正的民族科技复兴,和那个“复旦之星”含义不一样。
既然敢取这么大的名字,气运加身,理应担负起更为重要的责任来。
“行,不就是代工厂嘛,干了!”
夏景行一拳狠狠的砸在茶几上,显得魄力十足。
邓锋笑了,看到夏景行作为大陆最有实力的富豪,被引导走上正确的道路,他这个引路人也感到无比欣慰。
如果他有实力,他也想作为主力参与进这种改变历史进程的大项目。
随即邓锋想到了资金问题,中芯国际从成立到正式投产,再到上市,一共募集了超过30亿美金。
考虑到当时是科技泡沫,行业低谷期,现在的投入成本,会远远高于中芯当时的投资数额。
上次夏景行给他提到过,会设立一只百亿美金、一只千亿人民币的基金。
念及此,邓锋忍不住问道:“那两只产业基金,大概什么时候能到位啊?”
夏景行也有些头疼,现在是06年底了,再坚持一年就能在资本市场大收割一笔,可现实情况告诉他,芯片一刻也不能耽搁,越早搞越好。
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能暂时推迟建厂计划了。
“我在美国有一笔大额投资,需要一年后才能兑现利润,暂时没办法支持建厂计划。”
夏景行很坦诚,因为他感觉得出来,邓锋对芯片事业很热情,不想寒了对方的一片热诚之心。
“哦,一年后啊!”
随即邓锋摇了摇头,“不碍事,这么几十年都等了,再多等一年又何妨。
531、908、909这些工程搞了这么二十年,都没搞出什么大的成就。
要我说啊,芯片还得民营企业来搞,这是个讲究长期投入、风险巨大、不容易出成绩,反而容易捅出篓子的行业。”
夏景行听懂了邓锋的暗示。
总结从1978年到2000年的造芯历史:早期缺乏统一规划,蜂拥引进国外淘汰的生产线,但这些设备在摩尔定律的驱动下,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变成废铁。
后期国家出面组织三大战役,屡败屡战,最终通过“909工程”为大陆留下了一座勉强算合格的魔都华虹。
平心而论,这个阶段中国与海外水平的差距,并没有显着缩小。
其实总设计师在1977年邀请30位科技界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座谈会时,中国半导体学界灵魂人物王守武就发言说:
“全国共有600多家半导体生产工厂,其一年生产的集成电路总量,只等于曰本一家大型工厂月产量的十分之一。”
一句话就把改开之前中国半导体行业成就和家底,概括的八九不离十。
归根结底,家底太薄,奋斗过也算是有勇气了,而良心系可是从来没奋斗过,连尝试的勇气都不曾有。
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面对与发达国家的恐怖差距时的那种绝望。
所以,那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