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献兵以自保(1/2)
王明为王国麟的这番话语,暗自感觉吃惊。却不知,此乃是那位大西皇帝孙可望,最终深思熟虑的结果。
当初,太子王明全力抵抗清虏的三路进攻之时,这位躲在成都城中观望的大西皇帝孙可望,心下的感觉,却是十分复杂。
当时的他,既希望王明能打败清虏,又害怕他最终将清虏击退。
这种前后矛盾的复杂心理,看似不可理喻。但细细分析起来,其原因倒也十分简单。
因为,王明若能打败清虏,那自己所据的西川之地,自是可以安稳无忧,不用担心清虏会进一步西攻,来将自己灭掉。
但若王明真的将清虏彻底打退,那他的势力必将进一步扩充,实力亦会大大增强。
这样一来,自己这个王明手下的属国,其重要性无疑会进一步下降。
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支配下,所以这位大西皇帝孙可望,在王明抵御清虏的战斗中,一直保持中立与沉默。
不过呢,对于孙可望这个首鼠两端的属国,对于他这个手下的屡败之将,王明其实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对于他手下兵马的战力更是嗤之以鼻,这是他一直没有征调孙可望的大西军前来助战的根本原因。
后来,在得到王明将清虏击退,并且进一步得了整个鄂西之地,还收纳了大批降兵降将的消息后,孙可望心下的震惊之情,可谓难以言述。
好家伙,这位太子殿下的手下兵马,真真何其能战,自己当日屡败其手,倒是完全不冤呢。
这一刻,孙可望既庆幸,又惶恐。
他庆幸王明击败清虏,西川之地可谓稳若磐石。同时又惶恐王明此番得胜,实力大增,自己的这个可怜兮兮的大西国,哪怕王明对自己没有想法,也将在王明的阴影下,永远翻身之日了。
而这样甘当属国的命运,又能维系多久呢?
孙可望并不知道。
对于孙可望来说,王明有如一柄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既是自己的保护神,又不知道何时便会从头顶掉落下来,将自己切了个粉身碎骨。
所以接下来,在得到了这位太子王明接受弘光皇帝朱由崧的禅让,登基为重兴皇帝之消息后,孙可望知道,这可是一个自己大表忠心,曲意巴结的大好机会。
于是,他立即派出王国麟为使,携带大批金银财货,前去恭贺王明登极为帝。
他这番作为,自是颇得王明之欢心。
心情大好的王明,也立即派出使者,前往成都宣谕,重申了两国的和睦关系,并且强调只要孙可望安分守已,对大明忠心耿耿,自己就会与大西国一直保持和平,并且一直成为大西国的上级保护国。
这样的外交结果,自是让孙可望喜出望外,有如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
所以,此人一直在寻找更多与这位重兴皇帝交好的机会,以求更好地表达忠心,投效献力。
机会倒是很快就来了。
不久之后,孙可望得到了郑芝龙将统领大军前来,全力攻打东川,企图消灭这位假冒皇帝的重大消息。
这一刻,孙可望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决定,在王明没有征召的情况下,亦立即派出手下三万精锐,由手下大将刘文秀统领,前去川南助战。
这个决定,有向皇帝王明表忠心的缘故,亦有他自身的原因。
那就是,他害怕这川南若落于郑芝龙之手,那自家的西川之地,亦会颇不稳固,岌岌可危。
很明显,郑芝龙若是扫灭了东川的皇帝,又岂会对局隅于西川之地的自己网开一面。
此人必定挟胜而击,直攻西川,而自己在二十余万隆武朝廷兵马的攻击下,又能抵挡几时。
可以说,若真到了这般地步,自己身死国灭,却是必定之结局。
既如此,那自己和那位东川的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