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梁国降唐军归(1/4)
春风十里,万物复苏,原本冻在地皮下的青草又悄悄的顶出了嫩芽。
贞观三年二月,唐军兵分五路,半月之内连下梁国十六郡,虽说梁国分布的地盘大都是草场,但这战绩也惊的大唐周围的小国纷纷惊慌。
回纥、柔然,百济,薛延陀等小国纷纷命使臣,
带着礼品与文书前往长安上贡,以求和平。
高句丽、吐蕃两国则是暗流涌动的往与大唐交境的地方派去了不少兵马防备唐人的进攻。
颉利可汗得知此信后颇为震怒,想要继续派出援兵去河套支援,可是突厥境内早已不复往日的团结,各部族皆有私心。
根本就没有重视颉利可汗的命令,只是派出了一些散兵游勇在河套附近游荡。
而唐军在河套地区那可是大显神威,沈默与程处嗣等人带着新分配的骑兵连战连捷,惊的梁国国主梁师都甚是惊慌。
一方面派人向盟友突厥求援,另一方面则是安排境内现有的军队进行抵抗。
可他忘了一句话,叫做攘外必先安内,他的堂弟洛仁更为胆小,又恐唐军袭来会使他尽失财富地位。
贞观二年甘三日,其弟洛仁联合亲信将梁师都擒下,并奉上国书向唐国请降,为求保住自身安危。
当侯君集与牛进达收到此信后,连忙派人回长安请旨,询问李世民的意见。
时过五日,长安派来的使者也宣读了李世民的旨意。
洛仁拨乱反正,献国有功,封青州县子爵,赏金…
无论是洛仁,还是在河套这边的唐军将士都明白此旨意只是一个明面上的安慰。
别说是封一个青州县子爵位了,哪怕只是封他一个杂役的职位,他敢不接吗,唐军近十万将士可是在侧虎视眈眈的看着呢。
果不其然,那洛仁得知到李世民的旨意后,二话不说的便带着家小前来领旨,然后去往那不知在何处的青州任职。
与此同时,洛仁临走前还给唐军留下了一份大大的礼物,梁国上千倾草场暂且不言,还留下了近五万匹上好并未曾阉割的战马。
由此,大唐将士在战马缺乏上的短板也被补齐。
待到这些事件全部交割完毕后,已是贞观三年三月中旬,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草场上奔袭的尽是唐军将士。
“驾,驾,沈默,快点,看看谁先返回营中。”
“师赞,你等着,咱这就追上来,驾,驾…”
……
沈默与程处嗣等人在此次讨伐梁国战役中立下了不少功劳,尤其是沈默提出的千牛踏营建议,一转唐军在初来河套时的颓势。
李世民先前给他们赏赐的旨意早已来到,只是一些简单的口头嘉奖,升官赏金之类的赏赐还要等他们返回长安后再论功行赏。
唐初尤重军功,所以沈默和程处嗣等人也是亢奋的很,趁着在河套最后的这段时间好好撒野放松一番。
战事已毕,原梁国所有地盘已被纳入大唐境内,派来治理的官员也在前几日已经到达,他们这些将士自然没有再在此处停留的必要了。
从长安奔着河套来时用时两月,可是返程之时仅用了一个半月,一方面是多了不少的战马,另一方面的原因恐怕就是众人思家的情绪在作怪了。
俗话说得好,胡儿吹角汉城头,月皎霜寒大漠秋。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
此诗所描述的意境刚好与这些将士们心境相符,同样是在外与异国作战,虽然此时的天气并非深秋,但依旧无法阻挡众将士念家的心情。
贞观三年五月十日,前去征讨河套的大军归来,这些将士大功于朝,且唐朝素来重视有功之士。
所以此次他们归来时的欢迎仪式甚大,由太子李承乾带头,文武百官作陪,共同迎接牛进达与沈默、程处嗣等将士。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