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城情况(3/3)
个人的最终目标。
其实是在军事镇压的基础上,将降伏的羌人部落迁徙到关内,散落在汉人中。
让他们由游牧生活转为耕农生活,同化羌人的生活习性,渐渐完全将他们转化为汉人。
这当然也是相当狠毒的计策,那就是彻底将羌人给同化了,也就无所谓再剿不剿了。
但是这样自然也是相当困难的,需要长期的时间的铺垫。
而显然马上就要陷入黄巾起义的汉廷已经等不了那么久的时间了
在张奂和皇甫规这两人的努力之下呢,羌人曾经确实有部分选择加入到汉廷的统治之中。
大部分羌人对于汉文化自然也是仰慕的。
在那个时代,汉文化基本就是先进的代名词,万邦来朝,在华夏的历史上只有两个朝代能够真正达到这样的境界。
那就是汉廷和唐廷,当然你一定要勉强算的话。
那么明廷也能够算,当然明廷能万邦来朝靠的是往外面疯狂地洒钱币来赚取威望名声的朝贡制度,这里面的水分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还有一个反面的极端,万邦来草的话,清国可以算的上一个
能够加入汉廷的话显然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架不住汉室的克扣实在是让羌人顶不住啊,超高的税费让羌人苦不堪言,对于心性向往自由的羌人而言。
汉廷的苛政尤其到了东汉后期这种畸形的苛政显然是这些羌人没有办法承受的痛。
就连一向以来最能够忍辱负重的汉人后来都忍受不住搞出什么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了。
更不要说这些心理阈值底线要远远地比起汉人低的羌人了。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便是东汉末年的一句俗语,也是对于当时的最好的一句写照。
什么意思呢?就算是像割鸡头一样割下来我的脑袋,我也要鸣叫,我也要反抗。
连一向忍辱负重的汉人都无法忍受的赋税,你就更不要说是那些羌人了,何况有时候遇到恶官吏的时候甚至可是会对于这些羌人要求更多的赋税的。
然后在严苛的赋税下面,那些羌人只能揭竿而起,随后被汉室打服,再次安抚归附。
到那批官员走后,新来的官员又进行剥削,羌人继续反抗,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循环……
这就是羌人不断造反的原因,不反没活路,反了也没活路。
但是至少临死还能出口怨气,为什么不反,横竖都是死。还不如至少拼死来一回反抗了。
在这种情况下汉室对于羌人基本上打了抚,抚了打。
汉廷纠结于羌人来回造反,每次将羌人打倒,就担心羌人什么又反,所以只能大力打压。
这种情况久了羌人只能反,如此不断来来回回,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羌人越是造反,汉室平定之后压制的越狠。
同样羌人过的也越困难,羌人过的越困难越要造反,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汉室越来越忌惮羌人,羌人越来越不相信汉室,战败之后就面对无止尽的剥削。这就是一个死结。
可以说这种方式让羌族和汉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几乎都成了世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