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好戏登场(1/2)
司马刚家的这座个园,差不多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这种规模,在寸土寸金的汴京城内,不可谓惊人。
此刻,那蜿蜒的连廊下,几十张长桌整齐地摆放着。众宾客面向园子,围坐在长桌旁,时不时地品尝着桌前的瓜果点心。
而在连廊区域的正中央,这宅子的主人、司马刚的父亲、汴京内都能排的上号的商贾,司马博正情绪激昂地说着欢迎词。
类似司马家这样的中秋诗会,大大小小的,在汴京城内还有许多个。
但经过多年的运作,司马家的中秋诗会,无论是排场上,还是文学上,虽然算不了拔尖,但在业内也算是小有名气。
在整个大宁朝的社会风气中,吟诗作对,附庸文雅,是浸入骨子里的底蕴。上至官家,下至底层百姓,大家对怀有真才实学的文人士子是报以极高的尊敬与礼遇的。
所以,这样的中秋诗会,是文人士子的狂欢,更是他们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怀才不遇的学子、藉藉无名的文人,更是对这样的诗会趋之若鹜。
文人学子、文坛泰斗相聚一堂。
无论是谁,若是他能在诗会上写出一首好的诗词来,入得泰斗大拿的眼,那他必定名声鹊起,一飞冲天。
对于那些原本就有些名气的才子来说,在诗会上随手做些诗词,获些同行大佬的好评,增加点名气也是不错的。
更何况,这些诗会上,常会邀请一些有名气的花楼姑娘相伴。
若这些才子的诗词能获得这些姑娘的青睐,才子佳人,春宵一刻,更能成就一段佳话。
那楚蓁蓁,原本就是汴京城内有名的淸倌儿,诗词也是多少会一些的,更是受到了诗会组织者们的追捧。
毕竟,哪家诗会上邀请的花楼姑娘大牌一些、多一些,也是对这家诗会实力的认可。
而作为诗会的组织者来说,更能凭借这样的诗会拉拢人才,提高自身身段,他们也是十分乐意出财出力的。
只不过,这些诗会表面上风平浪静,但私底下还是会暗暗较劲一番。
如在某个诗会上听到另一家诗会的题目,那在场的人跃跃欲试,很快便会有相应的诗词出来。
若是得到对方的佳作,那评头点足是必不可少的。但想要完败对方,还得当场想出一首用词、意境更佳的诗词来。
那些文人才子作完一首诗词,都得再强调一番是自己妙手偶得,好像只有加上这一句,才能完美体现自己文学素养似的。
只是听旁人说起这些陈年往事,周哲不免觉得好笑。
除了真正的文学巨匠,又有多少人能七步成诗、下笔成章?他们所谓的这些妙手偶得的佳作,还不都是提前好几天准备好的?没准还是经过某些文学大家反复修改过的。
回过神来,那司马博已在连廊中央说完话。
接着他在司马刚等人的陪同下,下场和与会的众学子一一问好,以示他礼贤下士,亲和的一面。
见一行人马上就要走到自己的桌前,周哲与身旁的人一道,提前站了起来。
司马博走近,还未等他开口,周哲身旁突然又冒出一个身影来。
“司马伯父!”那身影正是李斌,他拱手对司马博作揖喊道。
司马博一愣,没有想到其他桌的人会提前过来,但立马恢复了正常。
“原来是李公子,有礼有礼,令尊大人最近可好?”他回礼道。
周哲同样也是觉得意外,这李斌突然窜上来做什么?
他偷偷瞥了一眼李斌身后的王时等人,见他们脸上有些得意的笑容,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来着不善,善者不来。
那李斌与司马博客套寒暄了几句,突然话锋一转,又指着周哲对司马博说道
“司马伯父,这是周哲,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