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 > 160章 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160章 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3/5)

目录

因为你不了解他话语权要求很高,你没有给他平等的对话。

这也就是我们职场上面对的93年以后的人。

曾经有个老总找我,说他有一个名牌大学的实习生,这个实习生在开会的时候负责做记录,会上老总发完言,实习生说“我也来讲”。

老总说“怎么轮到你讲?”

他说“我为什么不可以讲?我也了解啊!”

于是这个老总就看不懂了。

我跟他说,你要看懂他们话语权要求很高,如果你不让他有话语的可能性,他就到网上去说,你堵不住他的。

所以各位,你想想看,有这种平等话语权要求的民族,它怎么不是进步的呢?

这是对我们几千年文化的一种挑战,你要面对的是我们的文化怎么来衔接。

只有把它衔接好了以后,孩子才能够平稳地过渡,而不受到前代人的压制,这是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04

当今的孩子知识面宽广。

现在的孩子,他未必是要到课堂上来接受知识,好多课都有网课,他可以在网上自己看,而且都是名师讲的。

现在的老师没有权威性,不像我们小时候,家里如果没有一本书,老师就是万宝全书,现在没有这样的老师。

你也别指望你做这样的老师,或者说你可能得不到这样老师的感受。

老师不理解这点就会打击学生,就否定现在的学生不如过去的学生。

其实这就是时代的特征,跟不上的话,那是老师的问题。

在上海,有的孩子读初中的时候,已经走过半个地球了。

老师在教室里面讲加拿大,学生说

“我在加拿大待过很长时间,老师你去过没有?”

我讲的都是非常实际的东西,教育要针对这些问题才能对未来的学生有用。

05

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

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也是教育的结果。

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

而我们的学校也没有给孩子处理事务的可能性,除了学习和补课没有其他活动。

孩子在现代化的电脑世界里生活,现实感很弱。

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

比如说现在的中学生都在玩“手办”,人数大概比例是14。

比如,有一个场景,有几个四、五岁的孩子,他们在一间没有大人的房间里。

如果我们以常识来看,这个房间一定翻天了,地上都是水,弄得一塌糊涂。

但现实是,这个房间门一打开,鸦雀无声,每个小孩都很安静,比老人院还宁静。

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他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

你跟孩子说不好好学习,将来会过什么什么苦日子,他会跟你说

“不可能的,如果到那天我会去死的。”

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德育校长,如果有,请思考一下

“我们现在中小学的德育活动应该做什么?”

因为孩子们现实感很弱,学校应该这种帮助,模拟法庭,模拟超市,模拟社区……

有一个高中生跟我说,学校请来一个战争年代的老军人跟他们说

“我们战争年代如此艰苦,你们这些人到现在满脑子资产阶级思想,天天想着穿名牌。”

那个高中生说

“老爷爷,你们革命不是为了我们穿名牌,是为了什么呀?”

所以我们的德育教育真该动动脑筋了。

孩子缺什么?你要给他什么?

德育教育是育人,不是灌输某些东西,你要把他育成一个健康的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海贼最强债王 皇女的进阶之路 从扑街到文娱大亨 最强花都狂少 游戏副本供应商 礼界 绝世唐门的式纸之舞 青浦云悠 我师姐总是对我有非分之想 气宇轩昂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