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五(3/4)
汉承其弊,豪民侵陵,分田劫假。百姓父子夫妇终年耕芸,所得不足以自存。富者则犬马食人食,骄而为邪。”
“汉武时,董仲舒便提议限制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汉哀帝时,三公如师丹等人亦推行限田之令,然终究不了了之。”
“直到予颁布王田令,将天下田土皆收归国有,杜绝买卖兼并之道。又望天下豪右效仿予退地之举,男丁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一井者,将多出的土地分给九族邻里乡党。若有荒地,则优先分予过去无田的佃户,务必使耕者有其田!”
好一句耕者有其田!
虽然第五伦已经不似刚来这个时代那样,对王莽但凡有什么惊人之举就怀疑他是穿越者前辈。
但这位皇帝的脑洞与作风确实是颇为不同,说话做事却总是会吓你一大跳,绝非简单一句“复古”就能将其一切都涵盖。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这一点,两千年恒而不变。
只是王莽矛盾分析得透彻,可真正要解决一个问题,却需要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是靠嘴遁就行。但这新朝从皇帝到大臣,皆是脱离实际,只讲食不厌精,不论溷所骚臭,三言两语就拍板传说中的井田制,就是你了!
理想化的皇帝,带一帮满心私欲的臣子,管理这极其复杂的天下,指望人人都是圣贤,主动交出土地,简直是痴人说梦。
人性的东西若不加考虑,太理想的制度只有死路一条!虽然王莽不是穿越者,但他的失败,给第五伦这真穿越者极大的教训。
然而,王莽却不认为自己已经败了,他在那怀念往昔,感到遗憾,而第五伦呢,这些话鲠在喉咙里,很想跟王莽开诚布公聊一聊,却实在是没法出口,只能讷讷应是。
“陛下所言甚是!”
最终,这法令才推行了三年,就以灰头土脸而收场,连王莽这么执着的人,也服软了,不强求豪强交地恢复井田,只死死咬着土地禁令不准买卖,好歹刹住了一点兼并之风——起码是关中的。
而如今,随着天下板荡,即便是过去支持王莽推行井田的大长秋张邯等,也建议他,不如连王田制也一并废除。
不止是为了换得各地豪强支持,帮忙剿贼,朝臣们觉得,亦能杜绝百姓走投无路做贼的根源……
毕竟,略有薄田的自耕农是很脆弱的,如果年成好,日子还过得下去,如果逢上灾年收成锐减,为了生存,他们可能通过卖地卖儿卖女卖老婆,甚至卖自己为奴来渡过难关、寻条活路。
然而王田私属令堵死了这条路,当人们发现想当奴隶而不可得时,四下一张望,除了流亡或造反,没别的出路了!
但第五伦觉得吧,这也是病急乱投医,早几年可能还有用,起码能讨好大姓。但现如今,王莽的一切政令在关东早已无人遵循,兼并也好,奴隶买卖也罢,过去如何,现在如故,连第五伦的魏地都已经无法遏制了,更何况其他?
百姓流亡不再是因为没法卖地卖儿,而是因为王师肆虐,天灾频繁,土崩瓦解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
当病入膏肓,离死不远时,才急匆匆用针石汤药……不对,应该是将王莽给天下开的猛药停用,只怕是晚了些。
然而王莽却觉得还不晚。
“予不会屈从,王田令,绝不会废除。”
时至今日,王莽却颇为坚定,不认为自己希望“均田地,抑兼并”有何错,依然颇为乐观,尤其是第五伦在魏地做的事,仿佛给皇帝打了一支强心针。
原来不是予的想法有问题,而是搞错了实施的办法!
王莽在温室殿中踱步,仿佛窥见了实现三代之治的另一条路子“予现在明白了,人非圣贤,不能指望前朝余孽,与坏了心肠的豪右主动交地。”
他猛地回首,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