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文魁 > 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仓银

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仓银(3/4)

目录

何赈济,百姓自安,我以为这都是屯田御史的功劳。”

申时行道“我记得这屯田御史是李三才”

王锡爵道“正是,元辅还记得这李三才。他是万历二年的进士,后官至户部郎中,于万历十一年时为右通政魏允贞求情被贬为推官,后来吏部考选有名,任山东佥事。今年因为徐贞明被革,故而是我向元辅举荐他以尚宝司卿兼任屯田御史。”

申时行笑了笑道“我当然记得,此人为官甚是敢言啊”

王锡爵当然知道申时行言下之意,当年魏允贞上疏,说内阁阁臣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申时行,马自强等人在位时,公然为自己的儿子在科举里开绿灯,宰相的儿子先后进士及第,此事简直岂有此理。

魏允贞上疏后,当时的首辅张四维大怒,感觉被自己学生捅了一刀,当即请求致仕,连申时行也被牵连进去。结果天子贬了魏允贞的官员,李三才很有义气的上疏求情,然后一并被贬。

王锡爵道“此人并非是卖直沽名之士。此人是仆的学生,故想来知他的为人,故而也不避嫌向元辅荐之。”

申时行点点头道“荆石,自古以来官员选拔举贤使能。我们身为内阁大学士,哪里能识得天下那么多官吏,故而朝廷用人之时,我等唯有从熟悉的人中选拔德才兼备之士,否则事情办得不好,我等亦当其责也。用其权当其责,没有避嫌不避嫌之说。”

“等今岁直隶各府民情我当向陛下保举此人,还有另一人呢”

王锡爵道“多谢元辅。说来这另一人,也是有屯垦之功,李三才在给我里的书信说了,这一次直隶屯垦备荒,多仰仗前任徐贞明开垦旱田之功,他所栽的番薯,苞谷之物都颇为耐旱,即便是在今年这个年景,收成仍是不错。”

“仆想来若是北直隶推广番薯,苞谷,并推至山东,山西,甚至辽东各省,如此以后再遇上这等大旱就不惧了。元翁这徐贞明之功实有大功德于百姓,堪比神农再世。”

申时行闻言没有说话。

王锡爵问道“元翁”

申时行道“李三才还好说,但这徐贞明”

“是否有不妥之处”

申时行摇了摇图道“实不相瞒,老夫确实为徐贞明为难。这革除徐贞明是皇上的旨意,之前此人办水田结果砸了,然后是张鲸保下来了。天子早就对他不喜,这几年改水田屯旱田还未见功,他就被革了。陛下言番薯之物无用,吃多了容易拉稀胀气,如何当主食,故而不许民间多种,若表徐贞明之功,圣上颜面上不好看,我等身为大臣的,不可令人主陷于两难啊。”

王锡爵闻言不由深思,他记得这番薯是林延潮向天子推荐的,然后怎么被徐贞明拿去栽用呢说明二人有瓜葛啊。

徐贞明天子早不罢,晚不罢,偏偏在林延潮辞官后数日罢去,其中必然有玄机。

王锡爵道“元辅,直隶今年未有大灾情,待明年直隶各省报上来时,肯定是大功一件。到时候天子必会过问,我虽有栽培学生之心,但也知他之所以能成事,在于徐贞明也。若不报上,怕是凉了下面官员之心。”

“若非徐贞明违圣意栽种番薯,怎么会有这等大功,他若不赏以后何人敢破格办事”

申时行笑了笑道“有功者天自酬之,若是急切于彰表,反而不妥。”

王锡爵闻言不明白申时行的意思,只能道“那一切依元翁之意。”

王锡爵又禀告几句其他事,然后告辞。

申时行将王锡爵送出门后道了一句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说完后,申时行回到书房。

却说王锡爵坐着申时行赠的轿子,正赶往户部。

回朝后担任内阁大学士,他即分管户部。两人是同年,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榜眼,在翰林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变身作画大佬 摧毁玛丽苏 不死邪神 锦鲤王妃有空间 原来我是富二代 道祖,我来自地球 圣骨传 全能跨界王 逆天邪神 我和二哈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