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廉价的劳力(1/2)
过了夏至,天气越发的炎热了。
地头里的稻子也越发的黄了,沉甸甸的饱满稻穗弯着腰身,像极了躬着身的七八十岁的老者。
这日,梨花和两个儿子吃完早饭,头顶上戴着一笠草帽就出发了。
虽然尚未到稻子收割,但这些日子却是樊家村的丰收之时。
前些年村子开荒,大队长樊大梁带着村人把河对岸的几座山包都给开了,那时候还没闹起大运动,开出来的荒山都是可以属于私人的。
这到后头,因为一些政策使然,百姓不能随意挖国家的墙角,开荒出来的荒山这才归于国有。
不过山头还是在樊家村的地头上。
樊大梁带人辛辛苦苦开荒,自然不会让那几座山包再次变成荒山,和上头报备之后,那几座山包如今种植着各色的瓜果蔬菜,每年进入六月中旬到七月,樊家村的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几乎都要出动到山上帮忙采收。
梨花回来的第二天就出来上工。
先是和村子里的妇女们采摘了一天的苦瓜,这后来又摘了南瓜一天,到这第三天,终于轮到去挖地里的马铃薯。
因为是种植在半山腰上,所以从土地里刨出马铃薯,又要将它捡入篓子,自行背到山下记成工分,等待月底进行工分统计汇总才能换成钱粮。
苦力不值钱,即便是丰收之时,她来来回回走了几遍,一早上最多也不过是三四毛钱,一天算下来七八毛已经算是顶天了。
这样的廉价劳力实在是让梨花不能接受。
要知道,她随便在大青山里打只野鸡,不剔除鸡毛来卖,在黑市上价格也能卖到六七毛钱一斤,即便是晒干当干货来卖,这价格也不会低多少。
去一次山里,花上半天的时间,她就能赚上几十至上百,和现在村子里的收入一比,何止是廉价二字能形容的?
不过,除了梨花外,村子里的人可不这样想。
丰收时节,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就差把幸福二字刻在脸上了。
背着篓子往山上回赶的时候,看着满脸洋溢着幸福红光的干妈陈红榴,梨花忍不住道,“干妈,你觉得这样的日子好吗?”
“好啊!为什么不好?”陈红榴笑着转头看了闺女一眼,又继续往前走去道,“见天都能收钱,干妈可喜欢这样的日子了。”
可不是喜欢嘛!
平时一天下来,按整工分算也不过是一毛五而已。
现在是丰收,可以卖的力气多,多跑几趟地里花些力气,这一天下来赚个七八毛不是问题。
平时可没这等好事,樊家村这里靠山地势好,这才有这样的环境,当然,大队长也是功不可没,没有他带村民开荒,哪里有这样的好日子?没有他向上头报备,选择在山包上种植瓜果蔬菜,这哪里有他们樊家村的丰收?
别的村子这时候可没他们樊家村这样的好光景。
要是不喜欢这样的日子,陈红榴也不至于让孙子孙女都请假回来帮忙赚这个工分了,孩子认识点字好的,可这个时候读书也不是什么有前途的事情。
又不是天天都有丰收,成人一天能赚七八毛,孩子一天也能赚三到五毛,等把几座山头的瓜果蔬菜都收了,到时候半个月过去,一家子工分兑换成钱粮那可不是小数目。
家里只要会算计的,这个时候就不可能让孩子去上学,就是那些已经不下地的老人,每年到这个季节,还不是受不住诱惑上山?
梨花大概也知道干妈陈红榴为什么这么高兴。
她是个挖过社会主义墙角的人。
这种事情不做也就罢了,一做了,那真是控制不住的。
更何况,大运动爆发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根据梨花从郁城现在的市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